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達到最重要的預期成果。歷經4年風雨,克服重重困難,各方代表終于就“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簡稱“框架”)達成一致。“框架”是為未來擘畫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藍圖,將為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并惠及全人類注入強大動力。
權衡取舍難在眼下,和諧共生利在千秋。盡管各締約方立場不同,但本次大會上,各國、各組織和機構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這正是一個兼具雄心和務實平衡“框架”得以通過的重要基石。
各國代表普遍認為,人類已走到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最后關頭,必須與時間賽跑。我們要正視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采取生產、消費、貿易等變革舉措,建立科學的方法來衡量經濟活動對于自然資源帶來的真正成本和代價,盡最大可能調動所有資源,包括充足的資金、技術和能力支持,建立執行機制和國家行動計劃,達成并實施“框架”,加速推動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歷史進程。
COP15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說:“這個‘框架’歷史性地描繪了2050年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愿景,歷史性地將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DSI)落地路徑納入,歷史性地決定設立‘框架’的基金。”
過程艱辛,成果豐碩。方案已經出臺,但這只是更為漫長而持久旅程的開始。只有齊心協力、迅速采取切實行動履行承諾,才能真正創造歷史。
全球物種最豐富且受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中,絕大多數位于發展中國家,基本都面臨破壞生物多樣性發展經濟的困境,急需資金、技術和資源,應對生物多樣性損失和氣候變化方面均存在巨大資金缺口。西方發達國家通過殖民和掠奪全球資源,實現原始積累,對全球物種多樣性造成巨大破壞,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承擔巨大的道義和歷史責任。因此,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發達國家必須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大膽的財政支持,我們不能指望發展中國家獨自承擔這一負擔。
中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在生物多樣性大會上,中國積極發揮主席國作用,推動各方形成合力,彌合分歧,凝聚共識。
與天地共存,與萬物共生。未來,中國將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響應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計劃,實施一大批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研究支持舉辦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依托“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發揮好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作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在最新通過的“框架”中,“地球母親”高頻次出現。這是人類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承諾自我約束和退讓,與自然締結的真誠契約,標志人類再次站在拯救地球、拯救自己的起點,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臺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其中專門部署了深化生態文明......
9月25日,《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4)》在京發布。該報告由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組織撰寫,已于9月22日至23日在第79屆聯合國大會未來峰會期間向與會各國代表發......
9月21日—23日,第十五屆全國生物多樣性科學與保護研討會舉辦。本次研討會共設13場專題報告會和1場期刊交流會,共計155個報告,收錄摘要188篇。專題報告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主題,設有生物多樣性起源......
冰前湖與冰川末端相連,是揭示全球氣候變化和區域響應的信息載體。冰前湖因低溫、貧營養和強輻射等特性而少有高等生物存活,但在這樣的環境中卻棲息著大量微生物。近半個世紀以來,氣候變暖和冰川加速消融正在改變冰......
近年來,集約化農業和畜牧業的擴展導致森林和草地的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的主要原因。不同營養級生物通過多樣性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多種重要的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即生態系統多功能性。因此,明......
熱帶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為何如此豐富?長期以來,這個趣味十足的謎題吸引了全世界生態學家和生物學家廣泛關注。圖為中國西南部的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
作為最早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了國務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原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引領推動全球生......
近日,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東北地理所)濕地生態系統管理研究團隊在《科學》發表述評文章,建議保護和恢復全球小微濕地。《中國科學報》從東北地理所獲悉,小微濕地是全年或部分時間有水、......
5月22日,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舉行。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BepartofthePlan)”。《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
5月11日至12日,南開大學第九屆“全球公能”國際勝任力青年人才訓練營首屆全球治理青年論壇在津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全國18所高校的87名學生代表聯合發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