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科研管理體制刻不容緩
要遏制科研腐敗,加強行政部門的監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我國科研管理體系。應該將由行政部門主導科研經費配置,改革為由公益的科研基金會負責國家課題、項目資助,同時成立獨立的學術委員會,對申請者按學術原則、學術標準進行評價。
科技部昨天通報了有關國家科研經費和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涉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以及在性學界廣有知名度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潘綏銘等5所大學的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目前共依法依紀查處了8人,其中陳英旭、宋茂強2人被依法判刑;李寧、李澎濤、王新月、王甫(李澎濤的博士生)4人被依法批捕;鄒華暫不起訴;潘綏銘被行政處分。
國家有關部門對這7名套取國家科研經費的教授的處理是及時的。這次通報所揭示的國家科研經費被套取問題,令人觸目心驚。如何堵住科研經費的漏洞,需要引起我國科技部門、教育部門和高校的共同關注。
早在2012年,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兩名承辦多起科研經費腐敗案的檢察官就公開呼吁,傳統科研經費結算制度已成滋生腐敗的溫床,亟待變革。而更早的2005年,科技部就曾針對科研經費的管理,提出了8條相關“禁令”,可是,科研經費被挪用、侵占、套取的案件,還是呈高發之勢,這暴露出我國以行政為主導的科研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科研發展的需要。
設立科研項目的目的,本來是為資助學者做出一流的研究,但當項目本身成為考核學者的指標之后,就發生變異。在申請課題時,有的學者為獲得項目,要對設立部門、評審專家進行公關;在獲得課題之后,為建立與設立方的良好關系,有的還向設立方返還經費(所謂回扣)。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科技部門,就出現科研腐敗窩案。而高校和科研機構為鼓勵研究人員申請課題,除把課題、經費作為晉升、考核的指標外,還把課題經費和薪酬掛鉤。這直接導致科研人員把申請課題作為提高待遇、致富的手段。近年來,國家科研項目加強了科研經費管理,可是,一些科研人員還是用各種手段騰挪經費,包括假借與企業合作,轉移經費;利用縱向經費(政府項目)和橫向經費(與企業、社會機構合作項目)的管理措施不同,挪用經費;以給學生發勞務費為名或者虛開發票,冒領經費等等。
要根治這些問題,加強行政部門的監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我國科研管理體制。首先,應該將由行政部門主導科研經費配置,改革為由公益的科研基金會負責國家課題、項目資助,同時成立獨立的學術委員會,對申請者按學術原則、學術標準進行評價,防止各種行政、利益因素對課題評審的干擾。
其次,轉變以前的事前管理為過程管理,尤其是公開科研收支細目,接受公眾監督。給科研人員支配經費的權利,同時要求他們必須公開所有財務信息,接受獨立的審計,這才能讓科研經費用到該用的地方,同時防止跑冒滴漏。我國于2009年就施行了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要求高校公開財務信息,但遺憾的是,這一辦法并沒有得到有效實施。
再次,轉變對研究人員的行政性考核,建立學術同行評價機制。一方面,應該由學者們共同制定學術能力、學術貢獻評價標準,而不能采取目前的量化評價指標,把學術評價導向功利化。目前的學術評價,十分強調資源,卻忽視學者的真實貢獻。另一方面,應該取消科研提成制度,實行年薪制。在國外,年薪制和終身教授制度、學術自治,是保障學術自由,激發學者科研創造活力的最基本制度。
據統計,2013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1847億元,占GDP的比重為2.08%,科研經費的支出增加表明我國對科研的重視,但與之對應的是,有研究稱,我國科研經費真正用到科研的只有四成,以此測算,我國的科研經費浪費高達幾千億。改革我國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已經刻不容緩。
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聯合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4月11日的通報還涉及一篇中文期刊論文相關的學術不端案件。4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通報了2023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第一批次8個案件的處理結果。因涉嫌買賣實驗數......
聆聽院士和知名教授講座報告,參觀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機構,進入華東理工大學(以下簡稱華理)生物采油實驗室科研輪轉,負責“航天育種菌種及代謝產物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落實科協組織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新地標”建設工作部署,建設學術創新高地,中國科協組織面向科技領域征集高質量學術會議,形成《重要學術會議指南(2023)》(以下簡稱《指南(2......
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大學、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中國科......
導讀最近,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火到了天際。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內容的上下文進行互動,像人一樣來溝通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
為進一步激發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推進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財政科研經費管理,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科技廳聯合印發《自治區本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使用負面清單》《新型研發機構自治區本......
據香港科技大學(廣州)10日消息,該校誠邀符合相關條件的海外英才加盟,加入該校的人才,即可獲享不少于5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國家、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提供科研支持經費及安家費等在內的配套費600-......
一些學者官員(以下簡稱“學官”)憑借著手中的權力為自己牟取學術頭銜,無疑將引起學術界內外人士眾多微詞。“學官”手中握有的學術資源及其資源分配權力越大,其學術頭銜往往也越“高級”。這種非學術因素對于學術......
一篇學術造假論文,撤稿是其“命運”的終結嗎?至少現實不是這樣,它還可能反復被后續發表的論文所引用,繼續誤導研究。美國著名麻醉學家斯科特·魯本(ScottReuben)學術欺詐案曾轟動一時。他至少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