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3-13 09:18 原文鏈接: 政協委員談發展新能源“熱”而敏感的核電

      記者會的開放程度,一般可從出席人的身份中看出些端倪。參加3月10日“政協委員談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6位與會委員中,有已卸任官員,有國企老總,有科學家代表,亦有民企的身影。

      核電、內陸……恰在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的前一天,現場話題顯得又“熱”又敏感。

      “聽說中國現在開始恢復新核電站的核準,安全隱患排除了嗎?安全有把握嗎?”一家外國媒體記者首先“開炮”。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沒有回避:“我國對正在建設、正在運行的核電和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大檢查的工作已經結束,共計發現了14個方面需要整改的問題。據我了解,這些問題,有的已經完全關閉掉了,有的正在解決當中,有的已經列入三年改造計劃當中,全部關閉掉。”

      “關閉的意思不是把核電站關閉,是這個問題解決了,他用的是專業術語。”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解釋說。

      當記者問起,如何看待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堅決反對中國內陸建核電站”、“反對核能發展大躍進”的呼聲時,王炳華表示,中國發展核電目前沒有搞“大躍進”,而且絕不會搞“大躍進”。他說:“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認識方法。中國發展核電的過程,無論是按照規劃、技術路線,還是產業政策的約束,完全符合國際和國內核安全相應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接下來,又有記者將話鋒轉向了核電站選址。

      “內陸能源匱乏,內陸核電站的設計完全符合標準,且排放約束會更嚴格,技術層面上也沒有問題。”王炳華回答。

      張國寶補充說,內陸核電站的問題需要按照科學規程來認真論證。他提供了兩個參考數據,一是美國現有104個反應堆在運轉,其中100個在內陸,只有4個在沿海。

      2月9日,美國核管會在34年以后,第一次批準在佐治亞州建立新的核電站時,他正好在美國。他了解到的信息是,這兩個核電站同樣建在內陸,就在湖邊上。

    相關文章

    祝賀,浙大教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當選院士!

    近日,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ZJUI)李爾平教授當選為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爾平為浙江大學求是講席教授,他自1993年開始在新加坡任研究員、教授、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及資深主任,201......

    多位院士履新高校校長

    今年以來,國內高校密集人事調整,其中履新高校的院士隊伍正在越來越長。據統計,至少有16位院士履新高校校長或校黨委書記,或是擬任省屬本科院校正職,分別是黃如、徐春明、毛軍發、陸林、龍騰、王樹新、張鎖江、......

    又一位院士離世,今年已痛別34位院士

    中國人民大學在本月3日發布訃告,該校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學家解思深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本月2日19時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作為我國學界的一位巨匠,這位學者的離世讓世人感到難......

    冬冷夏熱歐洲“火了”但也“涼了”

    當地時間11月3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稱,2023年的冬天,歐洲將有缺少天然氣的風險。國際能源署估計,如果屆時俄羅斯對歐洲輸送的天然氣完全中斷,那么歐洲將缺少約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屆時,歐洲天然氣儲......

    中國核電機組53臺運行,容量達5500多萬千瓦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在1日舉行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上介紹,截至2022年6月,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3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一。今年已核準10臺核電機組。預計未來五年,我......

    南航舉行建校70周年發展大會吳光輝院士寄語

    10月3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建校70周年發展大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作為校友代表,線上為母校送上生日祝福,并寄語年輕人要好好學習,錘煉過硬本領。“1977年,我成為一名......

    從“一窮二白”到院士搖籃

    吉林大學化學學科創建七十年暨徐如人院士、沈家驄院士執教七十年慶祝大會30日在長春舉行。據悉,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吉林大學化學學科培養的院士就有13位,可謂“院士搖籃”。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的前身是東北......

    從沙漠到森林稻城香格里拉如何變成今日模樣

    10月3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丁林院士帶領的碰撞隆升及影響團隊在《科學通報》發表最新成果,揭秘稻城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研究重建了青藏高原東部5000&ndash;340......

    黎湘: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黨的二十大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部署,要求“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許智宏:翩翩江南客依依草木情

    許智宏,1942年10月出生于江蘇無錫,植物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席、中國植物園聯盟咨詢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