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柱的柱效能是評價色譜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混合物能否在色譜柱中得到分離,除取決于選擇合適的固定相外,還與色譜操作條件及色譜柱的裝填狀況等因素有關。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色譜柱的柱效呢?
在一定的色譜操作條件下,色譜柱的柱效可用理論塔板數或理論塔板高度來衡量。一般說來塔板數愈多,或塔板高度愈小,色譜柱的分離效能愈好。
如何提高HPLC柱效?
要提高液相色譜的效率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以下介紹了幾種國際上流行的測量和計算柱效值的方法。
1、提高液相色譜柱柱效的方法
要提高液相色譜的效率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降低移動相的流速,但會使分析時間延長。
(2)減少固定相的量,但色譜柱中樣品的負載量也隨之減小。
(3)減小固定相的顆粒度,但不能過分,過分后色譜柱的滲透率也會減小。
(4)選用低粘度的移動相,以利于快速傳質,但卻不利于多組份分析。
(5)適當提高柱溫,可降低移動相的粘度,但柱效和分離度也隨之降低。
(6)盡量減小停滯移動相的體積,但卻加快了移動相的流速。
從以上介紹可看出,在色譜分析過程中,各種因素是互相聯系和制約的。只有通過對柱效值的跟蹤測算,對自己分析方法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才能找到最佳的工作條件。
2、對柱效值進行跟蹤測算應注意的問題
我們也應記住柱效值并不足以預測在所有條件下的柱性能,對大多數色譜工作者來說,柱性能指的是色譜柱用于特定分離的能力,而僅僅有高柱效并不能保證這種分離能力。
不管用什么特定的測試方法,都會有幾個參數影響柱效的測定。這些參數包括:洗脫液的成分和粘度及其線流速,測定塔板數所用的溶質,溫度,柱長,填料裝填方式,顆粒度,還有所選用的測量和計算方法。而測量和計算方法對柱效值的確定起著極大的作用。
3、幾種測量和計算柱效值的方法
因為色譜峰是假定樣品濃度在移動相和固定相中呈正態分布而得到的樣品譜帶分布,故常常把色譜峰型看作正態曲線來計算理論塔板數。因此計算柱效(以理論塔板數n為單位)的公式習慣上定義為:
式中:tR為色譜峰的保留時間;
σ2是以時間為單位測量色譜峰的偏差;
a是和峰高(從測峰寬的基線量起)有關的常數,
ωb是峰寬,表示由色譜峰頂點與色譜峰兩側拐點處做切線與峰底基線相交兩點間的距離。
假如一個色譜峰真是正態峰型,那么每種計算方法都會得到同樣的結果。然而即使一些比較理想的儀器和傾向于得到對稱峰型的溶質,由于柱內的槽或空隙,也會出現非正態峰型。所以不同的計算方法將會得到相差較大的n值。通常偏離正態模型的峰型表示為“前延”或“拖尾”。對于這些峰型,越在峰的高處測量,計算的理論塔板數值就越大(準確性越低)。
在許多情況下,色譜工作者需要能反映整個峰型(包括拖尾)的柱效值,同時為了保證定量的重復性,也需要色譜峰很好的對稱性。這時對色譜峰非對稱性最敏感的計算方法最適合。如果目的僅僅是要監測色譜柱從第一次使用到使用壽命結束這一過程中的柱效,那么以上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應選擇最簡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