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場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名校清退研究生、加大論文抽檢力度,中國研究生的“嚴進嚴出”已逐漸成為常態。
過去一年里,多所“雙一流”高校都對不合格研究生進行了清退。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1年,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雙一流”高校就累計清退了超過700名碩博研究生。
而超過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是研究生被清退的主要原因。
清退的同時,教育部和高校都頻頻發文,嚴把畢業論文質量。
教育部自2019年起發布了一系列嚴抓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相關文件,多次明確提到要“加大論文抽檢力度”,并對學術不端行為制定了一系列的懲罰機制。
論文抽檢有問題的高校可能會核減招生計劃、暫停撤銷相關學位授權;導師將被取消近一兩年的招生資格;抽檢不合格的畢業生會被取消學位。
已經畢業的研究生也不能掉以輕心,部分學校還會倒查近五年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圖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開展學位規范管理
去年9月,廣西大學研究生院通知,全校有138名研究生兩次申請均未能通過學位申請審核而不再具有學位申請資格。此外,共有44名導師因指導多人次未通過學位申請審核,被先后暫停2020年或2021年招生資格。
同樣,四川省教育廳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高校碩士研究生論文抽檢結果存在問題的9所高校,相應調減當年研究生招生計劃108人
每年臨近畢業生苦“肝”論文的5月份,翟天臨都會受到應屆生的“全網關愛”。
圖丨百度指數中的“翟天臨”,每到5月份會出現峰值
2019年那起「學術不端」事件,波及了全國幾乎所有高校,所有教師和畢業生。
在教育部當年的預算中,撥款800萬元,用來抽檢6000篇博士學位論文。緊接著,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倒查5年(2015年-2020年)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這足以見翟博士的一句「知網是什么」所帶來的震蕩。
一篇論文的質量如何,很難一錘定音。但查重率是精確的數字,可以不論學科,成為量化論文質量的標準之一。
降低查重率,成為一些高校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的最先抓手。
廈門大學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的通知》,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研究生學位論文“去除本人已發表文獻復制比”由“須低于20%”調整為“須低于10%”。
但只看查重率,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目前的查重系統并不完善,專業名詞、參考文獻引用都會算進查重率。
網上開始出現各種降重的方法:AI降重、間接引用原文、把致謝改成文言文、把文字改成表格圖片……
同時令人叫苦不迭的,還有高價的論文查重費用。更有網友戲稱“翟天臨只有設立查重基金,才能獲得大家的原諒。”
2020年9月25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嚴格規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里,明確提出了:“論文重復率檢測等僅作為檢查學術不端行為的輔助手段,不得以重復率檢查結果代替導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對學術水平和學術規范性的把關。”
這在教育部此前有關嚴控論文質量的文件中,是沒有出現過的。
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在澎湃上發布的《為誰而降的查重率:畢業生的兩重困局》中,指出查重系統雖然在實踐中不斷進步,但仍存在相似度判定盲區等問題,如此唯論數據亦會阻礙學術的發展。翟天臨事件,真正警示我們的應該是“如何揭開論文抄襲常態的怪圈、如何推動學術生態的建設。
學生被發現有學術不端行為,導師作為第一責任人,可能會被取消招生資格。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在選題、學術寫作和學術思維訓練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但現實似乎并不盡如人意。一個導師帶十幾個學生;對學生完全放養;重科研而輕教學……這些問題不單單是受限于導師數量,也存在導師質量良莠不齊的情況。
根據教育部統計,2020年全國研究生導師共有48萬人,在校研究生人數313萬人。相當于每位導師平均指導6.5名學生。而在2016年,每位導師平均指導5.2名學生。
一位導師帶多少學生才合適?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難以回答。
“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學科屬性、學校規模,導師自身的研究任務量、指導能力、體力精力、學生的素質能力起點等,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確定。”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劉志曾這樣回答《教育周刊》的記者。
同時,如何將研究生培養質量落實到導師的評價體系,也是一個關鍵。
2020年底,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亮出了“最嚴導師新規”。將導師履行準則的情況納入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和“雙一流”監測評價體系,對導師違反準則造成不良影響的高校,將視情核減招生計劃、限制申請新增學位授權,情節嚴重的,將按程序取消相關學科的學位授予。
清退研究生、加大論文抽檢力度,是在結果上對研究生培養質量做評估。但如何在每個環節,做好研究生培養質量把控和管理,需要努力的還有很多。
而對于研究生來說,面對這樣的學術環境,不想著走捷徑,而是踏踏實實地給自己一個「學術承諾」也是當做的本分。
日前,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發布了《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十年發展報告》,公布了研究生培養單位貢獻力TOP100排行榜,中北大學位列全國第47名,成績位居山西省第一。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9.shtm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工作的通知》(教師函〔2022〕9......
近年來,我國高端人才日趨年輕化,時常有“90后博導”之類的新聞引發熱議。這些人才雖然年輕,但已然有了“導師”身份。與此同時,這些年輕導師與學生似乎也越來越近,他們有著同一時代的喜好,穿著、聊天也沒有太......
今天上午進行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通過決議,同意市政府提出的2023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意見。其中包括北京將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持續開展暑期托管服務;新增6000個幼兒托位,規范......
當前,2023年研考組織工作正在平穩有序推進。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國家疾控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二十條”和“新十條”要求,就高效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試組織工作進行專項部署,......
12月1日,發布提示,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舉行。 ......
研究生入學前,想著靠研究生津貼實現經濟獨立;研究生入學后,卻被迫又得繼續啃老才能維持生活。這說的是你嗎?卡莉?金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的二年級博士生,她正遭受著金錢的困擾。她每年大約有4萬美元的研究生津貼,......
面對經濟困境、時間難題以及不確定的就業前景,不少研究生正在失去對學術生涯之路的信心。近日,Nature開展了2022年全球研究生調查,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六次調查中第一次囊括碩士研究生。此次調查涉及......
據了解,四川大學研究生小李(化名)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文稱,自己在2019年發表的論文被人抄襲,且涉嫌抄襲論文的南開大學學生小王(化名),目前已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擬錄取為免試博士研究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
9月27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教育這十年”“1+1”系列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上,澎湃新聞獲悉,2021年全國共有在學研究生333.2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在學博士研究生50.9萬人;“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