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6-28 16:24 原文鏈接: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評估工作啟動

    關于開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評估工作的通知

    〔2018〕24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有關高等學校: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在高校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以及社會服務上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定期評估是實驗室管理的重要環節。為推進實驗室建設,提升實驗室創新能力和水平,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的要求,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每年評估1-2個領域,按照數理地學、生命、信息、工程材料、化學的順序輪流進行,每個實驗室的評估周期為5年。

    2018年我部將組織對工程材料領域的實驗室進行評估,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工程材料領域開放運行滿3年的實驗室均應參加定期評估。參加本年度評估的實驗室145個,參評實驗室名單和初步分組情況見附件。

    2.本年度工程材料領域實驗室評估的具體工作委托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作為第三方評估機構承擔。

    3.評估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程序,按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執行。2018年實驗室評估的初評擬于9月擇期進行,現場考察擬于10月下旬進行,綜合評議擬于11月下旬進行。具體安排另行通知,請及時關注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http://www.cutech.edu.cn/cn/index.htm)和科技司網站(http://www.moe.gov.cn/s78/A16/)。

    4.請各依托單位和實驗室按照評估規則做好準備工作。對參加評估或對分組方案有疑議的,應當以正式函件形式與我司溝通(可先電話溝通),并于7月15日12:00前向我司提出調整申請。

    聯系人:科技司基礎處 穆飛、鄒暉

    電子郵箱:kjsjcc@moe.edu.cn

    聯系電話:010-66096301

            附件

    參加2018年度工程材料領域評估的實驗室名單

    <li id="omoqo"></li>
  •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托高校

    一、工程一組(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1

    城市地下工程

    北京交通大學

    2

    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東南大學

    3

    巖土力學與堤壩工程

    河海大學

    4

    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

    清華大學

    5

    濱海土木工程結構與安全

    天津大學

    6

    巖土及地下工程

    同濟大學

    7

    水工巖石力學

    武漢大學

    8

    高速鐵路線路工程

    西南交通大學

    9

    特殊地區公路工程

    長安大學

    10

    軟弱土與環境土工

    浙江大學

    11

    城市與工程安全減災

    北京工業大學

    12

    工程防災與結構安全

    廣西大學

    13

    工程抗震減震與結構安全

    廣州大學

    14

    沖擊與安全工程

    寧波大學

    15

    道路與鐵道工程安全保障

    石家莊鐵道學院

    16

    結構工程與抗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17

    公路工程

    長沙理工大學

    18

    水利水運工程

    重慶交通大學

    二、工程二組(冶金礦業)

    1

    金屬礦山高效開采與安全

    北京科技大學

    2

    煤礦瓦斯與火災防治

    中國礦業大學

    3

    多金屬共生礦生態化冶金

    東北大學

    4

    深地科學與工程

    四川大學

    5

    煤礦安全高效開采

    安徽理工大學

    6

    現代冶金技術

    河北理工大學

    7

    煤礦災害防治

    河南理工大學

    8

    提高油氣采收率

    東北石油大學

    9

    鋼鐵冶金及資源利用

    武漢科技大學

    10

    冶金裝備及其控制

    武漢科技大學

    11

    礦山災害預防控制

    山東科技大學

    12

    西部礦井開采及災害防治

    西安科技大學

    13

    光電油氣測井與檢測

    西安石油大學

    14

    石油天然氣裝備

    西南石油大學

    15

    非常規冶金

    昆明理工大學

    三、工程三組(能源動力、工程熱物理)

    1

    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

    華南理工大學

    2

    熱科學與動力工程

    清華大學

    3

    動力機械與工程

    上海交通大學

    4

    建筑安全與節能

    湖南大學

    5

    材料電磁過程研究

    東北大學

    6

    煤炭加工與高效潔凈利用

    中國礦業大學

    7

    能源熱轉換及其過程測控

    東南大學

    8

    海洋能源利用與節能

    大連理工大學

    9

    熱流科學與工程

    西安交通大學

    10

    煤氣化及能源化工

    華東理工大學

    11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術及系統

    重慶大學

    12

    風能太陽能利用技術

    內蒙古工業大學

    13

    流體及動力機械

    西華大學

    14

    能源材料化學

    新疆大學

    15

    可再生能源材料先進技術與制備

    云南師范大學

    四、工程四組(機械與先進制造)

    1

    精密與特種加工

    大連理工大學

    2

    微系統與微結構制造

    哈爾濱工業大學

    3

    承壓系統與安全

    華東理工大學

    4

    工程仿生

    吉林大學

    5

    先進成形制造

    清華大學

    6

    高效潔凈機械制造

    山東大學

    7

    機構理論與裝備設計

    天津大學

    8

    現代設計及轉子軸承系統

    西安交通大學

    9

    現代設計與集成制造技術

    西北工業大學

    10

    道路施工技術與裝備

    長安大學

    11

    軌道交通安全

    中南大學

    12

    現代制造技術

    貴州大學

    13

    南方農業機械與裝備關鍵技術

    華南農業大學

    14

    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

    江蘇大學

    15

    數控機床及機械制造裝備集成

    西安理工大學

    16

    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技術

    浙江工業大學

    17

    汽車零部件先進制造技術

    重慶理工大學

    五、工程五組(建筑城市規劃、環境、輕工)

    1

    水沙科學

    北京大學

    2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華南理工大學

    3

    生態規劃與綠色建筑

    清華大學

    4

    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

    清華大學

    5

    皮革化學與工程

    四川大學

    6

    城市與建筑遺產保護

    東南大學

    7

    南方地區高效灌排與農業水土環境

    河海大學

    8

    生態紡織

    東華大學

    9

    高密度人居環境生態與節能

    同濟大學

    10

    山地城鎮建設與新技術

    重慶大學

    11

    工業流體節能與污染控制

    青島理工大學

    12

    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術

    山東建筑大學

    13

    西北水資源與環境生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六、工程六組(電力、電子、控制)

    1

    城市交通復雜系統理論與技術

    北京交通大學

    2

    仿生機器人與系統

    北京理工大學

    3

    微電子機械系統

    東南大學

    4

    電站設備狀態監測與控制

    華北電力大學

    5

    化工過程先進控制和優化技術

    華東理工大學

    6

    粒子技術與輻射成像

    清華大學

    7

    電網智能化調度與控制

    山東大學

    8

    電力傳輸與功率變換控制

    上海交通大學

    9

    智能電網

    天津大學

    10

    道路與交通工程

    同濟大學

    11

    磁浮技術與磁浮列車

    西南交通大學

    12

    現代測控技術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13

    電子精密制造裝備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