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7-19 16:52 原文鏈接: 教育部:教授副教授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發布《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教授、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水平。

      《意見》介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近年來,高等學校特別是中央部門所屬高校(以下簡稱中央高校)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大幅提高,創造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在全國高校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但一些高校仍存在教育教學理念相對滯后、機制不夠完善、內容方法陳舊單一、實踐教學比較薄弱等問題。經商財政部,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實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繼續推動和支持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意見》指出,到2020年,中央高校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基礎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類型結構更加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協同育人機制更加優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形成制度化成果,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教師培訓體系實現制度化、專業化、網絡化,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取得新進展,高等教育發展更加協調,涌現出一批社會公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科教育高校。

      關于主要任務,《意見》提出: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促進包括通識課、專業課在內的各類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挖掘和充實各類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改革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完善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允許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支持學生參加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

      《意見》明確,教授、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完善管理辦法,落實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基本制度,將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作為教授聘任的基本條件,讓優秀的教師為本科一年級學生上課。普遍建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開展教師培訓、教學咨詢服務、教學改革研究、教學質量評估,建設優質教學資源,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發揮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的示范、輻射、引領作用。

      《意見》要求,制訂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發展規劃,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辦學定位、學科特色,加強內涵建設,合理布局學科專業。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積極設置“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領域亟需相關專業,調減與學校辦學定位不相符的專業,推動教育資源向服務國家、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的專業集群匯聚。對傳統學科專業進行更新升級,用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更新教學內容,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和建設重點,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專業綜合改革,提高高校優勢特色專業集中度。

      《意見》提出,推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間的協同,與實務部門、科研院所、相關行業部門共同推進全流程協同育人,建立培養目標協同、教師隊伍協同、資源共享協同、管理協同機制,加強高校教師與實務部門專家雙向交流。建設與行業企業共建共享的協同育人實踐基地,共同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共同制定教學、學生管理、安全保障制度,共同推進開放共享,吸納其他高校到基地進行實踐教學。繼續推進國家試點學院改革,運用協同育人等方式,不斷創新試點學院人才培養機制,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加強綜合實訓中心建設,兼顧基礎與前沿,統籌各類實驗教學資源,構建功能集約、資源共享、開放充分、運作高效的專業類或跨專業類的實驗教學平臺。

      《意見》明確,具有學科專業優勢和現代教育技術優勢的高校,要以受眾面廣量大的公共課、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為重點,致力于以學為本的課程體系重塑、課程內容改革,建設一批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為代表、課程應用與教學服務相融通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創新在線課程共享與應用模式,推動優質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不同類型高校小規模定制在線課程應用、校內校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方式方法變革。高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將教師建設和應用在線課程合理計入教學工作量,將學生有組織學習在線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對課程建設質量、課程運行效果進行監測評價。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全面推進信息化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優質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共享。

      《意見》提出,加強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優勢基礎學科青年英才培養,繼續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五個學科深入探索,完善拔尖學生選拔機制,深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吸引優秀學生投身基礎科學研究,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良好氛圍。發揮“拔尖計劃”的示范輻射作用,推動各高校轉變教學理念,改革學生選拔方式、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管理辦法等,提高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水平。

    相關文章

    評審西湖大學副教授不看文章數,看你能否講好一個故事

    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公布了西湖大學的終身副教授評價標準:“我們每一位入職的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都會告訴他們,你在西湖大學6年以后要......

    施一公:公布另類評價制度引導科研人員進行原創探索

    10月22日,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公布了西湖大學的終身副教授評價標準:他指出,西湖大學看的不是文章的篇數、引用率等數據,而是讓教師講述自......

    三十歲的副教授是如何煉成的?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上海師范大學現代傳媒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青年東方學者......

    光動力學療法新突破!新設備安全有效地殺死腫瘤

    來自早稻田大學、日本防衛醫科大學校和日本科學技術署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生物粘附性無線供能的發光設備用于更有效地治療復雜器官中的癌癥,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NatureBiomedical......

    多位教授牽手FBAI研究院,機器人實驗室毗鄰CMU成立

    雷鋒網AI科技評論按:美國時間2018年7月17日,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YannLeCun在Facebook新聞中心發出一篇博文,表示有多位教授將加盟FacebookAI研究院,不僅繼續提升......

    華人學者發明新的心臟病干細胞療法

    在臨床上被稱為急性心肌梗死(MI)的心臟病發作時,心肌細胞受到嚴重損傷,最終死亡。根據美國心臟協會介紹,心肌梗死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部分原因是由于,人類心臟修復或再生其細胞(被稱為心肌細胞)的能力有......

    湖南大學兩副教授被學校解聘已起訴教育部

    9月19日,湖南師范大學學生黃慧龍、宋胡丹與該校法學教授黃捷一同進京,在近日開庭的湖南大學原副教授黃禮攸、楊建覺訴教育部的行政訴訟案中,擔任原告的代理人。兩副教授被學校解聘2015年7月,湖南大學以“......

    教育部:教授副教授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發布《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教授、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水平。《意見》介紹,提高人才......

    天津醫科大、中山大學聯合發表Hepatology新文章

    來自天津醫科大學和中山大學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一種名為MicroRNA-10a的miRNA通過調控EphA4受體介導的上皮間質轉化和細胞粘附,參與了肝癌細胞轉移過程。相關論文發表在在國際......

    西北工業大學汪焰恩副教授來理化所交流訪問

    11月12日,應理化技術研究所空間功熱轉換技術重點實驗室邀請,西北工業大學汪焰恩副教授(博導)來理化所交流訪問,作了題為“生物支架制造技術研究”的學術報告,并與理化所科研人員就礦山通訊與救生艙技術一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