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噸散煤燃燒排放相當于五到十噸電廠燃煤排放污染物
霧霾難治 煤炭去污路徑存爭議
近日襲擊北方26萬平方公里土地的重霾,在10月20日逐漸“偃旗息鼓”,但對其卷土重來的擔憂卻未減弱。在近日召開的2016第六屆中國能源高層對話上,眾多業內人士表示,以煤為主的能源開發與利用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尤其是一噸散煤燃燒排放相當五到十噸電廠燃煤排放污染物,建議加快煤炭減量化、清潔化、替代化,用熱電聯產和集中供暖等替代散煤燃燒。不過,在要不要用天然氣來大規模替代煤炭的問題上各方還存在爭議。
環保部數據顯示,自10月17日開始,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持續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狀況。17日至18日,德州、保定、石家莊、濱州、衡水等5個城市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截至19日15時,石家莊、北京、保定達到嚴重污染,太原、烏海、廊坊、唐山、邢臺、濱州、東營等城市為重度污染,重霾影響范圍達到26萬平方公里。
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主任陳亮表示,2015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超標比例為78.4%,酸雨區面積約72.9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7.6%。目前我國煤炭消費量占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50%,巨大的煤炭消費量導致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氣汞排放量高居全球首位。東、中部地區由于煤炭消費過于集中,單位面積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空氣污染問題也最為嚴重,而且隨著機動車數量的日益增多,空氣污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復合型空氣污染嚴重。
其中,散煤的問題最為嚴峻。據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節能爐具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爐具網編制的《中國采暖爐具行業發展報告2016》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消費煤炭約38億噸,其中民用煤炭約為3億噸。盡管民用煤炭占比不足10%,但是基本上全部為分散式燃燒,沒有采取除塵、脫硫等環保措施,其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率高達50%左右。
面對煤炭造成的大量污染,解決之道也頻頻引起爭議。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解決煤炭污染主要有煤炭使用減量化、煤炭使用清潔化,及煤炭使用替代化,這三個路徑并未彼此完全獨立,需要相互配合使用,關鍵是要做到什么程度,當前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在要不要用天然氣來大規模替代煤炭。
據了解,當前我國正在推動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要求2020年前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接近天然氣電廠的水平。在陳亮看來,“黑色煤炭”也可以變綠色,煤炭清潔利用后,可以做到比天然氣更環保。
不過,持反對意見的專家則提出,在環保方面,天然氣相比清潔煤的優勢毋庸置疑。煤比天然氣更清潔,是違背能量守恒定理的,是個偽概念。
季曉南表示,目前圍繞這一問題的討論還在繼續。他認為,天然氣相對于清潔煤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無疑更具優勢,天然氣發電也具有較大靈活性,但其替代煤炭能否顯著減緩氣候變化有待觀察。雖然煤炭的大量開采會加劇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局面,但是,相對于天然氣,清潔煤炭的大量使用卻有助于減少我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2015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32.7%,已經超過30%的安全警戒線。2016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提高到33.7%,而按《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推算,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應控制在33%以內。必然的選擇應是在積極推進煤炭“清潔化”的同時,加快“減量化”和“替代化”的步伐,降低煤炭消費在整個能源消費中的占比。
“煤炭對霧霾的影響就是散煤的問題。散煤涉及千家萬戶,1噸散煤燃燒的排放相當于5-10噸電廠燃煤排放的污染物。”陳亮認為,散煤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熱電聯產和集中供暖替代散煤燃燒,煤炭改為氣、電等清潔能源等。其中,空氣源和地源熱泵技術也是替代散煤的積極有效措施,可以滿足農戶冬季采暖需求并同時降低污染物排放,為解決我國以燃煤為主的不合理能源結構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記者 王璐
備受關注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在9月底發布。《行動方案》要求,以推進清潔取暖、公轉鐵、企業提標升級改造為重點,深入推進秋冬......
盡管霧霾本身是個復雜多源的問題,但其在我國秋冬季高發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如何緩解我國秋冬季霧霾,還得從這個季節的秸稈焚燒與取暖燃煤排放這兩大排放“元兇”說起……燒秸稈與“燒”暖氣兩大季節性污染源霧霾有典......
一噸散煤燃燒排放相當于五到十噸電廠燃煤排放污染物霧霾難治煤炭去污路徑存爭議近日襲擊北方26萬平方公里土地的重霾,在10月20日逐漸“偃旗息鼓”,但對其卷土重來的擔憂卻未減弱。在近日召開的2016第六屆......
一噸散煤燃燒排放相當于五到十噸電廠燃煤排放污染物霧霾難治煤炭去污路徑存爭議近日襲擊北方26萬平方公里土地的重霾,在10月20日逐漸“偃旗息鼓”,但對其卷土重來的擔憂卻未減弱。在近日召開的2016第六屆......
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霧霾天讓燃煤治理提上日程。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治理措施,地方積極行動。如針對煤電行業,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2014年聯合印發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計劃行動(2014~2......
加強散煤綜合治理“好煤配好爐”是關鍵散煤是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一大難題,也是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難點。“京津冀每年燃燒散煤量3600萬噸,不到煤炭用量的10%,但對煤炭污染物排放量的貢獻總量卻達50%。......
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仍然是我國的主力能源,關鍵是怎么用好,中國的資源稟賦決定了不可能完全放棄煤的使用。我國現在平均每年消費煤炭約38億噸,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倡導“以氣代煤”,我們也希望多用天然氣以......
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近日聯合制定并發布《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據悉,此舉旨在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商品煤全過程質......
今年年初持續的霧霾天至今仍讓人心有余悸。而分析其原因,燃煤排放一直都被當作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然而,在我國多煤少氣的能源格局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煤炭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研究......
2013年2月和10月,華北某城市都發生了嚴重灰霾天氣,在當地環境主管部門統一部署下,禾信SPA-MS在該市污染最嚴重的城區進行連續監測:◆冬季燃煤貢獻最大,占了28.27%,秋季揚塵貢獻明顯增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