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1-16 16:44 原文鏈接: 新京報社論:對新藥臨床試驗造假處罰太輕

      本應“救死扶傷為天職”的醫院,也會搞新藥臨床試驗數據造假,這與“故意殺人”何異?對其“嚴懲”,必須罰當其責。

      據報道,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8家藥企11個藥品注冊申請的臨床試驗數據不真實、不完整,決定對其注冊申請不予批準,涉及的5家臨床試驗機構均為三甲公立醫院,被立案調查。

      應看到,國家食藥監總局今年7月22日發布了號稱“史上最嚴的數據核查要求”公告(117號文),要求藥企先自查,否則在核查中發現數據造假將嚴肅處理。一個多月后,自查結果出爐,原有1622個受理號中,藥企心虛地撤回了20%的注冊申請。現在發現的11個試驗數據造假藥品,應該屬于未自行撤回申請而在審批環節被發現的情形。

      藥物進行臨床試驗,是新藥審批的必備條件,事關千萬人的用藥安全,也是個神圣事業。而今卻被曝出藥企與臨床試驗醫院相互勾結,大面積出現試驗數據造假的現象,特別是本應“救死扶傷為天職”的三甲公立醫院,也會參與造假,這與“故意殺人”何異?要是誤了患者“性命”,誰擔其責?難怪網民們感到既“前怕”也“后怕”。“前怕”的是,到底有多少種這種不合格藥品已流入到社會,害了多少人的身心乃至生命;“后怕”的是,相關查處廣度、深度和力度,能徹底將其流入社會的通道截斷嗎?

      新藥臨床試驗數據造假這么嚴重,并非驟然冒出的新病象。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人士曾坦言,“新藥審批臨床數據造假已經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2007至2008年期間,以及之后每隔兩三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都曾集中整頓,但迄今為止,亂象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問題嚴重到何種程度可見一斑。

      查處新藥臨床試驗數據造假,并非沒有國家法律依據。《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的生產企業、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未按照規定實施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的,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藥品生產許可證》和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

      按照主管部門的說法,問題由來已久,按理應該有一些受查處單位的公告和警示,但在公開資料中因新藥臨床試驗數據造假受到查處的藥企、相關醫院幾乎一例都檢索不到。這次食藥監系統對多家涉事醫院直接立案,確實頗顯決心:也只有當這種“嚴查嚴懲”成了常態,違法受查處的幾率提升,這種危害尤烈的造假行為才會得到遏制。

      從這次查處的藥企和公立醫院看,主管部門發現問題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就眼下看,相關的處罰措施與其行為惡劣程度并不匹配:目前對參與臨床試驗數據弄虛作假的藥企、臨床試驗機構、合同研究組織及其直接責任人,處罰是列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相關組織機構代碼、人員身份證號碼等,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調查處理。

      但慮及這“黑名單”只是內部的,向外公布一些“代碼”和“號碼”連處罰都算不上(根本不是處罰種類),這離公眾預期的“嚴懲”顯然還有距離。117號文提出的“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法律層面的“違法必究”是起碼的前提,這就包括行政責任追究。若連行政責任都看不到,所謂涉嫌犯罪移交司法,就是虛晃一槍。

      可以肯定,只有將“零容忍”態度,灌注在對涉事公立醫院及其負責人參與造假的“罰當其責”上,新藥臨床試驗數據造假行為才能漸次匿跡。

    相關文章

    特醫食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重要變化匯總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規定,申請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注冊需要進行臨床試驗,提交臨床試驗報告,為此,市場監管總局于2016年制定發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試行)》(以下......

    全球首款“可降解鎂金屬顱骨固定系統”啟動臨床試驗

    全球首款“可降解鎂金屬顱骨固定系統”多中心臨床試驗于2024年6月30日在上海啟動。這一系統由上海神經外科專家會同上海一家本土科技創新企業的科學家們,歷時多年自主研發而成,填補了世界神經外科手術材料領......

    這家藥企又終止兩項臨床試驗

    6月18日,沃森生物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決定終止研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疫苗的臨床試驗。今年4月,沃森生物終于開始清理新冠疫苗產品研究戰場。終止兩項新型疫苗臨床試驗6月18日,沃......

    藥監局公開征求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檢查要點及判定原則意見

    落實《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體外診斷試劑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指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范開展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監督檢查工作,國家藥監局組織修訂《關于印發醫療器械臨床......

    我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首破4000項

    5月20日是國際臨床試驗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簡稱藥審中心)于當日發布了《中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進展年度報告(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截圖報告顯示,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

    百利天恒:HER2ADC完成III期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入組

    5月27日,四川百利天恒公告稱自主研發的創新生物藥注射用BL-M07D1(HER2-ADC)單藥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的III期臨床試驗已于近日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BL-M07D1是百......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約1/5患者攜帶特殊基因拷貝

    來自西班牙和美國多個機構的神經學家,研究了數千名已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數據,以及另外10000多名在世患者的生物標志物。結果表明,約15%到20%的阿爾茨海默病病例可能要歸因于攜帶兩個APOE4基......

    南開團隊創新藥獲臨床試驗許可

    近日,由南開大學藥學院團隊自主研發的化藥1類新藥CP0119片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獲準用于治療結腸慢傳輸的臨床試驗。該項目是南開大學作為申報單位的第二項獲得臨床批件......

    星銳醫藥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獲美國FDA臨床試驗許可

    2024年3月8日,星銳醫藥(StarnaTherapeutics),一家聚焦靶向遞送技術及創新mRNA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及生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RNA疫苗STR-V003獲......

    公開征求《胃食管反流病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意見

    日前,藥品審評中心發布關于公開征求《胃食管反流病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為進一步規范和指導胃食管反流病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提供可參考的技術規范,我中心起草了《胃食管反流病治療藥物臨床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