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大流行在全球范圍內蔓延,迄今已感染全球超381萬人,并造成超26萬人死亡。
目前對于新冠病毒(SARS-CoV-2)尚無可用于預防或治療的疫苗和藥物。因此,中和抗體被認為是對抗COVID-19候選療法。就其原理來說,新冠病毒通過其表面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識別并結合宿主細胞表面受體,而中和抗體正是靶向該蛋白。
近日,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已經鑒定出一種完全人源的單克隆抗體,可以阻止SARS-CoV-2感染培養的細胞。這項發現于5月4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256-y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利用能對不同冠狀病毒S蛋白產生抗體的人源化小鼠創建51個細胞系,隨后對采集的嵌合抗體(源自人和大鼠)開展檢測,以確定其中是否存在能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結果發現,有一個抗體(47D11)對SARS-CoV-1和SARS-CoV-2都表現出中和能力。他們再對這個嵌合抗體進行重新編排,令其產生全人源化抗體。
進一步的細胞培養實驗表明,47D11能靶向SARS-CoV和SARS-CoV-2的S1B(S蛋白有S1和S2兩個亞基,S1B是S1的4個核心結構域之一)受體結合結構域。不過,他們發現47D11的結合沒能干預S1B與ACE2(人細胞表面受體)蛋白的附著。
無獨有偶,《Cell》雜志于5月5日以預覽的形式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美洲駝產生的兩種納米抗體(一類來自駱駝類動物的特殊抗體)或許也可以創建一種新抗體,與SARS-CoV-2的刺突蛋白緊密集合,從而阻止病毒感染細胞。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4.031
而這個靈感繆斯就是一頭名為Winter的美洲駝,今年4歲。2016的時候,剛9個月大的Winter參加了一項SARS-CoV-1和MERS-CoV的實驗。在這項研究中,Winter大約在6周的時間內被注射了來自這些病毒的刺突蛋白。這個過程就類似于人類的疫苗接種,通過注射病原體以觸發免疫反應。
Winter
隨后,研究人員收集了Winter的血液樣本,并分離了與不同形式刺突蛋白結合的納米抗體。在細胞培養中,這些抗體之一顯示出中和SARS-CoV-1病毒的功效。研究人員在這些工作基礎之上設計出了SARS-CoV-2中和抗體,該抗體以高親和力與受體結合,并在體外中和了SARS-CoV-2。
抗體藥物是這一階段的研發熱點。其能夠在疫苗研制成功前,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解決方案。此前中國研究團隊已經分離出多種能夠有效阻斷SARS-CoV-2進入人體細胞的抗體。如,清華大學醫學院張林琦教授領銜研究的單克隆抗體藥物,5月底將進行動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
還有一些企業也開始提前布局抗體藥物的商業化。如,君實生物宣布與禮來制藥合作研發及商業化新冠病毒中和抗體,針對新冠肺炎共同開發潛在的預防與治療性抗體療法。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前公布的瑞德西韋治療COVID-19的臨床試驗數據都不甚如人意。但今天,吉利德科學宣布,瑞德西韋在日本獲批用于治療住院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
該批準以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全球三期試驗、吉利德SIMPLE 三期研究中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患者的試驗以及包括日本患者在內的吉利德同情用藥項目的現有數據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