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公布,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為89.0%,其中城市89.1%、農村88.9%,現階段流行毒株仍以奧密克戎BA.5.2變異株為主。河南已順利渡過疫情高峰,應對疫情高峰,河南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接下來的防控工作又會怎樣推進?《新聞1+1》連線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郝義彬、河南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焦德強,共同關注:河南疫情,如何渡過?
河南新冠病毒感染率近九成數據如何得出?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郝義彬:河南省為了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實現疫情防控的有序平穩轉段,制定了綜合監測方案,從以下方面做了監測工作。
①建立了疫情病例報告系統,對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和住院病人進行監測。這里涉及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90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2500多家。
②啟動了重點機構的監測,包括對快遞、物流、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大型企業的人員等進行監測。重點機構的監測我們總共進行了6次的調查。
③啟動社區監測,在全省選取了兩個有代表性的省轄市和一個有代表性的縣區進行了社區調查,每周要進行2次調查,總共開展了6次調查。
④我們進行了全省的網絡問卷調查,涵蓋了全省的18個省轄市,問卷調查的人數達到了200多萬。
⑤充分利用流感哨點監測醫院的監測體系。流感屬于監測性的傳染病,它的監測體系是比較完善的,河南省總共有22家哨點監測醫院,這一次我們充分發揮了流感哨點監測的作用。通過對以上監測所取得的數據結合奧密克戎的傳染動力學參數和數據模型,經過綜合分析研判,我們估算河南省新冠感染的感染率是89%。
監測所得數據是否符合現實情況?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郝義彬:從1月9日河南省新聞發布會以后的情況來看,我們也監測了網絡輿情的反應。整體對河南新冠病毒感染率近九成的數據,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當然,也結合我們身邊的情況進行了評估。總體來講,我們這一感染率的估算結果和現實的吻合程度還是很高的,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目前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的狀況。
如何看待城市和農村相近的感染率?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郝義彬:這兩個數據都是我們在整個綜合分析測算當中得出來的,兩個數據的差距微乎其微。在我們整個監測的過程當中,在2022年12月19日這天,我們監測到城市當時的感染率超40%,農村的感染率超20%,當時農村的感染要滯后于城市感染有一周左右的時間。但是到目前為止,城市和農村的感染率已經基本趨同了,這與奧密克戎的傳播特點、我們的分析研判基本上是一致的。
疫情高峰已過,常態監測還要做什么?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郝義彬:如果說前一階段我們的綜合監測是為了掌握疫情的真實狀況,那么下一步的監測預警將是一個手段,干預和防控將是最終的目的。我們在做好既往綜合監測的基礎上,下一步我們還有一些監測的重點需要加強。
①加強對病毒變異株的監測。我們會選取一定比例的入境病例和本土病例進行基因測序,及時掌握和發現新的變異株。
②加強哨點醫院的監測。要在原有流感哨點醫院的基礎上擴點,同時要加強對哨點醫院的監督和管理。
③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的監測。2003年非典后,我國已經建立了不明原因肺炎比較完善的監測體系,下一步的重點也包括對不明原因肺炎的監測要加強管理,做到對發現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真實及時上報。
④隨著春節以后各級各類學校的開學,也要加強對學校的監測,因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始終是我們的一個重點,通過對學生群體的監測發現規模性疫情的勢頭,并及時進行干預,進行防控。
⑤按照第十版防控方案的要求,我們也要開展對城市污水的監測,對城市污水處理站的入口要24小時不間斷進行采樣,實時掌握病毒株變異趨勢,及時捕獲新變異株,分析變異對病毒特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的影響。
老人是需要重點保護的群體
河南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 焦德強:最近7天河南省在院重癥患者的人數一直在17000人到18000人之間。截至目前的最高峰出現在1月7日,當天是河南省在院重癥患者數量最多的一天,達到了17929人。我們也統計了一下重癥患者的比例,79%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中8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35%。很多老年人原來就有基礎疾病,接種疫苗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只有60%的老人全程接種了疫苗。重癥病例中有基礎疾病的老人,90%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其中有超50%的患者合并有兩種以上的基礎疾病,再加上高齡、未全程接種疫苗,這些老年人成了疫情感染的高危人群。
國家衛健委等4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9元。2022年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4元。國......
“在利用人類細胞資源合成病毒蛋白方面,新冠病毒沒有朝著效率最高、機制最優的方向演化,而是呈現‘去優化’的演化趨勢。”6月25日,北京大學教授陸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這一結論來自其與中國醫學科......
2023年6月2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陸劍教授課題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錢朝暉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Advanced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Optimizationanddeop......
距離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三個多月后的今天,口罩還必須要戴嗎?疫苗還得接著打嗎?這是很多人都在關心關注的問題。4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4月12日,......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上刊發論文稱,他們在人體肺部發現了一種蛋白LRRC15,這種新受體可以與新冠病毒結合而阻斷其感染,并在人體內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這一發現為科學家開......
近期,大家感覺身邊的新冠感染者很少了,當前疫情整體處于什么態勢?是否會出現反彈?是否會有新的變異株被檢出?北京、湖北、四川等多省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提示,目前多地處于病例散發狀態,尚未檢測到新的變異株。......
1月29日,中國科學院研發的兩款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治療的口服藥物——民得維(VV116)、先諾欣,分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特別審批程序,附條件獲批上市,用于治療輕中度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其中,民得......
北京市衛健委日前就進一步做好新冠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發布通知。根據通知,本市嚴禁超范圍開展新冠病毒相關實驗活動,實驗室要設立專庫儲存新冠病毒毒株或樣本。北京市衛健委要求,在北京行政區域內從事新冠......
近日有一條熱搜引起大眾關注,專家稱新冠病毒有點“傳”不動了。是病毒變弱了嗎?還會不會有下一輪感染高峰?我會二次感染嗎?1月31日下午3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邢銘友教授,針......
近日,一個叫XBB.1.5的新冠變異毒株引起廣泛關注。這一變異毒株究竟有何特征?目前在國內的流行情況怎樣?會引發更嚴重的癥狀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指出,近期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短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