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 驗 室 簡 介
自主系統與網絡控制重點教育部實驗室始建于2011年,在教育部和華南理工大學的共建支持下,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依托,建立的關于網絡化無人自主系統的一整套理論體系及相關的應用實驗平臺,是研究先進網絡化自主系統理論與技術的基地和開發實際小型自主系統的中心。重點實驗室占地3750平方米,由四個研究分室和一個研發中心組成,分別是無人自主系統分室、智能系統控制工程分室、智能交通信息與控制工程分室、腦機交互關鍵技術及應用分室、精密電子制造技術研發中心。
目前,本重點實驗室由柴天佑教授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裴海龍教授任實驗室主任,科研隊伍成員的專業涉及現代控制理論各個分支,主要由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幾個相關的“興華人才工程”團隊組成,并吸收計算機學院及交通學院的相關研究團隊加盟,是一支勇于開拓創新、富有進取精神、以中青年為主的研究隊伍,固定研究人員中有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新世紀優秀人才、以及華南理工大學“百人優秀人才計劃”直接從國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等。此外,實驗室還擁有強大的流動研究隊伍。
本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無人系統的自主行為與自主控制、網絡環境下多自主系統的協調與控制、自主控制裝備中的傳感與驅動、智能感知與學習等的研究工作。本重點實驗室初步完成小型無人直升機的自主導航控制系統、基于網絡的傳感與協調控制等理論研究與應用,并進一步應用于小衛星群導航與控制、無人艇導航控制;研制的國內第一架海監無人直升機已交付廣東省海洋局使用;其他小型無人直升機系統已在油田、國土資源及遙感等行業推廣應用,均具有快速響應能力、良好穩定性和搭載拓展能力。近幾年來,本重點實驗室承擔了各類科研項目150余項,科研經費超過3000萬元,授權發明專利67項。接下來,本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將進一步擴大無人自主系統在應急與災難監測、海洋探測與地理測繪的應用,以及分布式多智能體信息網絡系統構建在環境與氣候監測等方向的應用,為災難監測及應急搜救、環境監測、低空對地觀測等提供技術支持。
經過團隊成員在科研技術方面的不斷創新,本重點實驗室先后承擔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家“863”計劃、“973”重大基礎研究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與廣東省消防總隊合作申報的廣東省科技項目、廣州市科技攻關計劃、廣東海洋局以及企業委托的項目多項,擁有多項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
本重點實驗室本著“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精神,熱忱期待領域內各高新技術單位在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與本實驗室開展合作,包括共建產學研示范基地、提供網絡化自主系統的信息采集和協同處理的小型移動智能機器人裝備、聯合培養高端技術人才等,特別是在以小型自主移動平臺應用背景的自主機器人控制、網絡化信息采集和協同處理方面的推廣工作。
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381號華南理工大學3號樓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3樓自主系統與網絡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郵編:510640
郵箱:autonlab@scut.edu.cn
聲音何以“療傷”?年輕的科研人員創新思路,建立小鼠模型尋找答案。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張智教授課題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劉元淵教授課題組及安徽醫科大學陶文娟副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國際學術......
皮膚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增長最快的癌癥之一。其中,黑素瘤是最惡性的皮膚癌,2018年新增28.77萬人并導致6.07萬人死亡。皮膚鏡是皮膚科醫生用來區分黑色素瘤的使用最廣泛的工具之一,皮膚鏡圖像中病灶......
7月22日,FrontiersinCellandDevelopmentalBiology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與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合作完成的題為Cardio-protectivero......
普通小鼠不能感染HIV,而且以前的HIV小鼠模型使用了攜帶人類干細胞或CD4T細胞的小鼠,其中人CD4T細胞是一種可以感染HIV的免疫細胞。但這些模型往往效用有限,因為人類細胞很快就會將小鼠宿主的組織......
PNAS:一種有望取代手術的皮膚癌治療新方法皮膚癌,包括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統計,五分之一的美國人在其一生中會患上皮膚癌。手術切除是標準治療方法,但在臨床上不一定可行。“尋找......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神秘的遺傳物質可以抑制皮膚癌細胞的擴散,但隨著它們的成熟,這種物質往往會丟失。這項新研究近日發表在《CancerCell》上。通常,DNA被轉化成RNA,然后轉化成具有細胞功能的......
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使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癌癥時更安全,更有效。通過對CART細胞進行編程以使其在藍光刺激下被激活,研究人員能夠達到精確控制T細......
近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一些最致命的皮膚癌可能起源于賦予毛發顏色的干細胞,還可能起源于毛囊,而非皮膚層。毛囊是位于皮膚層內的復雜器官。這項研究表明,在皮膚......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人類基因中發現了“超級熱點區域”(hyperh......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人類基因中發現了“超級熱點區域”(hype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