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電磁場(electromagnetic fields)或能抑制某些乳腺癌擴散到機體其它部位中去。研究者指出,低強度的電磁場能夠通過抑制癌細胞遷移擴展物的形成來阻礙特殊乳腺癌細胞的運動,目前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細胞進行了相關研究,并未進行動物或人體臨床試驗。
圖片來源:Dr. Lance Liotta Laboratory, via Wikimedia Commons
研究者Jonathan Song說道,癌細胞往往具有進行最具破壞性事件的傾向,其不僅會在局部增殖還會進行全身擴散,這就使其非常難以應對,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單一癌細胞進行分析,旨在理解促進癌細胞具有破壞性的分子機制。癌細胞具有毀滅性的標志之一就是其會遷移到機體其它區域,而利用特定級別的電磁場似乎就能夠有效阻斷癌細胞的擴散。
研究者發現,癌細胞似乎能夠感知電磁場的存在,也能夠感覺到磁場的方向;為了研究這些效應,研究人員創建了一種名為赫姆霍爾茲線圈(Helmholz coil )的特殊儀器,其能給不同類型的乳腺癌細胞應用均一的電磁場,此外研究者還對該設備進行了改造,使他們能在顯微鏡下觀察癌細胞的同時連續追蹤乳腺癌細胞遷移的軌跡,這種設備能夠重現并模擬在可控環境下機體所發生的事件,研究者的目的觀察是否以及這些細胞會對電磁場產生反應,以及電磁場在未來有效抑制乳腺癌細胞遷移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研究結果表明,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對電磁場非常敏感,研究者指出,一種特定的藥物療法或能增強電磁場阻斷癌細胞擴散的能力,這種療法能夠靶向作用癌細胞中的AKT通路;由于本文研究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模型來模擬乳腺癌細胞所形成的環境,相關研究結果是否會在乳腺癌患者機體中發生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證實;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電磁場或有望阻斷乳腺癌細胞的轉移,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科學家們后期進一步將癌細胞與其它細胞分離,同時研究人員還將在小鼠機體中檢測電磁場和靶向性分子療法結合后的治療效率,如果結果較好,或有望進一步進行人類臨床試驗。
前不久,《柳葉刀》乳腺癌重大報告指出,乳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癌癥之一。截至2020年末,5年內確診乳腺癌的帶病生存女性有780萬。那么,我國乳腺癌現狀、預防和篩查情況如何?為此,《醫學科學報》采訪了......
4月9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邵志敏、江一舟、胡欣領銜的研究團隊,系統性地構建了迄今最為全面的乳腺癌基因組變異互作網絡,并功能性解析基因組變異互作對乳腺癌治療結局的影響,有望給乳腺癌精準治療帶來新......
4月9日,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乳腺腫瘤科王坤教授牽頭研發出一個無創人工智能系統,可早期預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殘余腫瘤的負荷。近日,該研究系統被國際期刊《外科學年鑒》收錄。目前,殘余腫瘤負荷(......
4月9日,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乳腺腫瘤科王坤教授牽頭研發出一個無創人工智能系統,可早期預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殘余腫瘤的負荷。近日,該研究系統被國際期刊《外科學年鑒》收錄。目前,殘余腫瘤負荷(......
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記者陳靜)記者7日獲悉,對于困擾臨床許久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化療耐藥難題,中國醫學專家終于找到耐藥“元兇”和作用機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王紅霞教授領銜課題組在腫瘤微環境......
3月6日,吉林大學胡鑫研究團隊在期刊《CellDeathDiscovery》上發表了題為“LSD1modulatesthebonemetastasisofbreastcancercellsthroug......
近日,《自然-醫學》刊發了一項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副主任江澤飛教授牽頭開展的TORCHLIGHT研究成果。研究顯示,相比單純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nab......
1月3日,“羅氏制藥”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1月2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宣布批準了“赫捷康”(通用名:帕妥珠曲妥珠單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用于治療成人HER2陽性早期和轉移性乳腺......
2024年開工翌日,科興制藥海外商業化即添新品種!1月3日上午,科興制藥與西嶺源藥業關于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的國際商業化合作簽約儀式圓滿舉行。雙方達成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36個國家的獨家商業化授權與供......
法國巴黎西岱大學的JulieHelft及其同事們的最新研究表明,乳腺癌能夠在保留其自我更新能力的情況下,誘導全身的造血干細胞向髓系細胞的分化。他們使用轉錄組學分析和原位成像技術,發現乳腺癌能夠遠程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