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狀水鈉錳示意圖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在最近一期《物理化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種能模擬光合作用的人工材料,有望帶來一種可持續的自給自足能源系統。
可持續的自給自足能源系統應該對環境沒有負面影響,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和廢水。但要建造這樣一個系統,目前面臨的難題是,如何設計出一種材料,既不會在分解水的過程中生銹,又能捕獲能源,還要足夠便宜以利于生產。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化學工程副教授何塞·門多薩-科特斯最初用氧化錳開發了一種多層材料,稱為層狀水鈉錳(birnessite)。后來,他和研究團隊把這種多層材料一層層地剝離,當只剩一層時,令人興奮的事情發生了,它捕獲光的速度大大提高。從技術上講,它從一種間接帶隙材料變成了直接帶隙材料。
光能更容易地穿透間接帶隙而不被吸收。硅是最常見的間接隙帶材料,但要想讓材料更有效,通常是把硅太陽能電池堆積起來,達數百微米厚。如果太薄,光會穿過材料。更理想的是造出一種單層材料,能有效捕獲光,這樣更加簡單、廉價而且易于制造。
“所以直接帶隙材料的發現才如此令人興奮。它便宜、高效,而且不必捕獲大量的光就能作為燃料發電。”門多薩-科特斯說,“理論上,這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能源系統。或許將來,人們能把這種材料用在自家屋頂,在陽光照耀下把雨水變成能源。”
捕獲陽光,然后用這些光能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一過程叫做氧化。當植物利用光能分解水和碳水化合物時,發生的就是這種反應,也是植物的主要能量來源。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日報道,新發現為將這一過程用于制造新能源、實現零碳排放帶來光明前景。
科技日報杭州12月8日電(洪恒飛李文芳葉筱筠記者江耘)人類借助光合作用修復身體機能,不再只是夢想。8日,學術期刊《自然》刊登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骨科林賢豐醫師、范順武教授團隊與浙大化學系唐睿......
在動畫片《大力水手》中,一罐菠菜下肚,水手波派就變得力壯如牛。現在,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設想正在走向現實:將菠菜細胞中參與光合作用的類囊體裝配到衰老的哺乳動物細胞里,竟能重建動物細胞內的能量代謝平衡,讓衰......
在光合固碳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課題組供圖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建明團隊在光合固碳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化學及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領域的......
研究人員幫助揭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重要生物“觸角”的圖像。大自然已經進化出通過光合作用來利用太陽的能量的結構,但這些陽光接收器不屬于植物。它們存在于被稱為藍藻的微生物中,藍藻是地球上第一個能夠吸收陽光......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在《光學》期刊發表論文稱,他們使用被稱為極化子的獨特準粒子開發了一種新型高效光電探測器,其靈感來自植物用來將陽光轉化為能量的光合復合物。該設備將光能的遠程傳輸與電流的遠程轉換相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1.shtm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劍橋大學一個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超薄、靈活的......
日前,西湖大學人工光合作用與太陽能燃料中心孫立成實驗室在探索這一未解之謎的過程中取得階段性進展。他們利用超級計算機和量子力學理論,揭示了天然光合作用中O-O鍵產生前的化學催化過程。研究成果以《O-O鍵......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遲偉團隊綜合運用遺傳學、生物化學以及植物生理學等多種技術手段,揭示了一種植物光適應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植物生理學》。光照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環境因子之一。在自然......
光照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環境因子之一。在自然界植物接受的光照強度時刻發生變化,過低或者過高的光強都會影響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因此,植物形成了獨特的生理機制來適應外界光強的動態變化,以最大程度地維持高效光合......
氣候科學家發現,自21世紀初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導致了全球光合作用速度加快。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從大氣或水中吸收二氧化碳,這個過程被稱為初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