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據國外科技媒體本周報道,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伯恩斯工程學院開發了一種可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新型紙狀材料,它可以成倍地提高電池單位重量可傳輸的能量。這種紙狀材料是由厚度還不及人類頭發百分之一的海綿狀硅納米纖維材料制成的,它能被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和個人電子設備中。
據國外科技媒體本周報道,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伯恩斯工程學院開發了一種可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新型紙狀材料,它可以成倍地提高電池單位重量可傳輸的能量。這種紙狀材料是由厚度還不及人類頭發百分之一的海綿狀硅納米纖維材料制成的,它能被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和個人電子設備中。
納米纖維是通過一種靜電紡絲的技術制備的,即在旋轉鼓和噴嘴之間施加20000至40000伏的電壓,由此會發射原硅酸四乙酯(TEOS)組成的溶液,這種溶液是一種經常在半導體工業中使用的化學化合物。然后納米纖維暴露于鎂蒸氣,以產生海綿狀硅纖維結構。
常規生產的鋰離子電池的陽極是用涂覆有石墨混合物、導電添加劑和聚合物粘合劑的銅箔制成的。但是,由于石墨的性能已經被發掘出來,研究人員正在實驗其他的材料,例如硅材料。硅具有的特定容量或每單位重量電池具有的電荷量比石墨高出近10倍。
但是硅有明顯的體積膨脹,這會導致電池迅速衰減。這種硅納米纖維結構規避了這個問題,并且對電池進行循環數百次后并沒有顯著衰減。
“當換到能量密度大的物質時可以省去金屬集電體和非活性聚合物粘結劑,例如硅可以顯著提高電動車的儲存電荷范圍。”Favors說。
這項技術還解決了困擾獨立式電極多年的一個問題:可擴展性。使用化學氣相沉積生長的獨立式材料,例如碳納米管或硅納米線,其規模只能在非常小的量級(微克)來制造。然而,Favors可以在實驗室里一次生產成克的硅納米纖維。
研究人員未來的工作主要涉及制作硅納米纖維制成的袋狀單元格的鋰離子電池,這是一種可以用于電動汽車以及電子設備的大型電池。
傳統的碳/碳復合材料是由sp2雜化為主的不同碳材料組成的,例如,碳纖維增強熱解碳材料。它們往往具有高的導電性和可觀的強度,但由于組分內或組分之間存在著弱的范德華力,其力學性能很難得到進一步提升。解決途......
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先進鋼鐵研究團隊聯合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及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合金物理工藝研究所,研究揭示低密度耐磨高錳鋼強韌化與斷裂的演化機制。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MaterialsSciencean......
陳昊在實驗室受訪者供圖近日,多倫多大學博士后陳昊以共同一作的身份(排名第一)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篇Nature,文章介紹了一種高效穩定的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創造了單節寬帶系器件和疊層器件......
近日,我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和袁治章研究員團隊突破了高能量密度鋅溴液流電池關鍵技術,成功集成出30 kW級的鋅溴液流電池電堆。電堆面容量可達到140mAhcm-2,電堆實測放電電量可......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楊卓鴻團隊聯合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永濤團隊在環境修復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近年來,盡管可再生能源產......
鈉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的完美替補?鈉離子電池具備替代鋰離子電池的條件工作原理:與鋰離子電池相同:屬搖椅式二次電池,充電時鈉離子從正極脫嵌,通過電解質和隔膜后在負極嵌入,放電時則相反運動。鈉源:氫氧化鈉、......
原創轉網轉化醫學網收錄于合集#行業動態499個飲食可能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并對宿主的生理、新陳代謝和免疫力產生負面影響。膳食纖維是復雜的聚合碳水化合物,不能被人類基因組編碼的酶代謝,通過厭氧發酵被腸......
科技日報北京12月6日電(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生產鋰離子電池陰極的新方法,生產出了新型無鈷高容量鋰離子陰極材料。這種方法有望使科學家們使用毒性更低材料,更快更高效地研制出更加物美價廉的鋰離子......
12月7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華南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中國石化茂名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裝置近日成功產出合格的99.999%高純氫。該項目日產氫能力達6400公斤,每年可向社會供應......
記者5日從天津大學獲悉,天津大學吉科猛研究員團隊聯合湖南大學譚勇文教授團隊利用鈷磷合金,研發出僅用一步即可制成電池電極的電化學腐蝕制備技術。該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材料》上。近年來,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