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日前找到一種方法,能夠讓水滴在特定的平面上按需形成任意形狀。借助這種形狀可控的液滴,將有望開發出新的生物醫學實驗設備和LED顯示器。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負責此項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副教授伊夫林·王和她的團隊多年以來一直在努力創造能夠排斥或吸引液體的納米圖案表面。她說:“新技術能夠讓我們精確控制接觸區域內液滴的形狀。不同于普通的圓形水滴,這些液滴能按照人們的需要變成正方形、六角形、三角形或是幾乎任何其他形狀。”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液滴的形狀能夠通過底層材料的納米圖案進行控制。新技術能夠形成更密集的圖案,消除了此前液滴之間不可避免會出現的空白。這項工作可能會導致新的基于液滴的印刷技術。這種液滴能夠在非常密集的程度上實現完全可控,未來有望用來進行蛋白質或DNA檢測或制造LED顯示器。
伊夫林·王說,這項工作涉及計算機建模和實驗證實,使用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模型,這種模型能夠很好地預測出需要創建出的各種形狀。在成本上,新方法低于目前用來制造微芯片的、基于硅的平板印刷技術。此外,這種方法在使用上也更加靈活。
沒有參與該項目的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喬納森·博瑞克說,這項工作很好地延續了哈佛大學霍華德·斯通對液滴的研究。2007年,斯通發現液滴能夠在具有圖案的表面形成多邊形。新研究的主要貢獻在于擴展了液滴的多邊形中具有兩個對稱軸的支柱,將有望成為任何可能的幾何結構的通用模型。這種模式與實驗結果吻合度較好,在生物芯片或實驗室的單芯片應用上將非常有用。
雖然到目前為止該系統被證明只能用清水,但研究人員認為,原則上該平臺適用于幾乎所有液體。下一步他們將對實驗進行改進并展開對其他液體的測試。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健康人士和帕金森病患者脊髓液中一組蛋白質的形狀不同,這些蛋白質有望用作檢測帕金森病的新型生物標記物。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雜志。許多人類......
隨著人們對生命科學的深入探索,高度復雜的生物樣品對分離分析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nanoLC-MS(納流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是復雜生物樣品分析的首選方法,但制備高分辨的納流液相色譜柱仍然存在挑戰。傳統......
等離激元納米顆粒的可控合成和應用一直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在過去幾十年的研究中,人們發現納米顆粒的形狀會顯著影響表面等離激元共振的模式,從而影響顆粒對光的吸收、散射、表面電場分布等等。為了滿足不同的應用......
液滴微流體技術構成了一個多樣化的實用工具集,使化學和生物實驗能夠在高速和高效率的情況下完成。事實上,近年來,基于液滴的微流控工具在材料合成、單細胞分析、RNA測序、小分子篩選、體外診斷和組織工程等方面......
液滴在固體表面的碰撞行為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產生活中,如噴墨打印、農藥噴灑、噴淋降溫等。研究液滴碰撞固體表面的過程,實現對液滴碰撞行為的控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碰撞過程中,液滴在數毫秒內發生極大程度......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與清華大學合作,通過對固體表面的特殊設計,實現了液滴撞擊后的高速旋轉行為。該研究于3月5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固液碰撞行為控制在噴墨打印、農藥噴灑及防結冰領域具有重要作用。與......
一般來說,氣泡破裂后會產生液滴,但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1日發表的一項物理學研究中,中國科學家團隊描述了一種逆向操作的方法——讓液滴轉變為氣泡。據了解,該成果有助于找到液—液界面的操縱方式,對軟物......
我們的世界由優雅的形狀組成,有正方形、矩形、球形、棱形等。但有時候,這些形狀并不能填滿大自然的游戲板。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30日報道,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形狀“盾片狀”(scutoid),填補了這......
這是一種盾片構形,它允許器官保持著非常復雜并且穩定的組織形態。專家們說,這些新發現的美麗結構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折疊和彎曲的最佳解決方案。“上皮細胞好像創造動物的小樂高積木,它們的結構具有多功能性,如抗感......
俄羅斯國立秋明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發出液滴懸浮約束方法,可進行定量液滴有序成團。其成果刊登在《Th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Letters》科學期刊上。科研人員采用紅外輻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