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動物的皮膚甚至器官直接觀察到細胞結構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型三維透明成像技術,可讓上述設想成為現實。該技術能讓動物全身組織實現透明化,可在動物體內成像完整的神經系統或整個器官,有助于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大腦與軀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以此為基礎的數據庫還有望大幅減少科研所需的實驗動物的數量。
此前,研究動物深部組織的細胞結構大都依賴于組織切片成像。然而,中樞神經系統細胞形狀多樣,較為復雜,傳統的切片成像法效果并不理想,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有一種讓完整組織透明化的方法。有一種基于有機溶劑的稱為三維透明成像的技術(3DISCO)能讓器官實現透明化,但在嚙齒類動物等大型樣本成像方面仍然存在局限,動物體內表達的任何熒光蛋白都會迅速消失。
在新的研究中,德國慕尼黑大學的阿里·厄特克和他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能夠克服這些局限,他們將其稱為“終極DISCO”。他們發現,新技術不但能將單個器官和嚙齒類動物的身體透明化,還能將熒光蛋白保存數月之久,同時讓它們的身體縮小65%之多,這一方法在大腦皮層和海馬體這樣的宏觀結構和單個細胞這樣的微觀尺度上都不會改變大腦的結構完整性。研究人員借助該法以成年嚙齒類動物為研究對象,最長繪制了超過7厘米的神經連接和血管系統圖譜。
研究人員稱,這是首個能夠對動物全身組織進行透明化處理并成像的技術,對研究大型器官的構成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論文發表在8月22日出版的《自然—方法》雜志上。
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王凱研究組在《自然-方法》(NatureMethod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VolumetricVoltageImagingofNeuronalPopulat......
9月4日,《自然》在線發表中外科學家的合作成果,該成果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組數據庫,從中發掘塑料降解酶、基因編輯工具、抗菌肽等重要基因資源。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盛英為文章共同通......
9月4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中外科學家的合作成果“Globalmarinemicrobialdiversityanditspotentialinbioprospecting”......
如果您在科研院所讀書或執教,享受學校或研究所購買的數據庫,查資料相對容易。一旦畢業離開學校,或換了一個環境繼續從事技術研究,獲得最新資料就成為非常艱難的事情。百科網為廣大科技人員排憂解難,推出了“an......
近日,沈陽農業大學苗騰課題組研發出虛擬可變點云數據驅動的植物三維表型解析技術,相關成果發表在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雜志上。植物三維表型......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柔性電子技術實驗室張一慧教授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維架構的新型電子皮膚系統,可在物理層面實現對壓力、摩擦力和應變三種力學信號的同步解碼和感知,對壓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約......
三維集成是通過在垂直方向上將多個獨立的芯片或功能層堆疊在一起的器件系統,能夠實現邏輯、存儲和傳感等功能的垂直集成和協同工作,是后摩爾時代的重要技術路線。目前,商用的三維集成主要是通過封裝技術將多芯片或......
近日,我所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DNL12)郭鵬研究員、劉中民院士團隊基于對分子篩結構與合成的理解,使用商業化模板劑合成了一種穩定的全新超大孔磷鋁分子篩DNL-11,并利用三維電子衍射技術直接解析出D......
圖(a)基于三維液體二極管的柔性透氣集成電路原理示意圖;(b)三維液體二極管的流體動力學仿真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62122002)等資助下,香港城市大學于欣格副教授團隊在柔性、透氣可穿戴集......
代謝組學(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繼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之后新近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是系統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廣泛應用于食品及醫藥等領域。島津一直致力于為代謝組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