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與美國田納西大學、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成功優化了專門用于6G通信的太赫茲(THz)納米諧振器,將太赫茲電磁波放大3萬倍以上。這一突破有望為6G通信頻率的商業化帶來變革。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納米快報》雜志。
研究示意圖 圖片來源:《納米快報》
以前,即使利用超級計算機處理,設計太赫茲納米諧振器也很耗時。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個人計算機,通過集成基于物理理論模型的人工智能(AI)學習,提高了太赫茲納米諧振器的效率,并通過一系列太赫茲電磁波傳輸實驗,對新開發的納米諧振器的效率進行了評估。
評估結果令人震驚:新設計出的太赫茲納米諧振器產生的電場是一般電磁波產生電場的3萬倍。而且,與之前報道的太赫茲納米諧振器相比,新諧振器的效率提高了3倍。
研究人員解釋道,一般來說,基于AI的逆向設計技術主要用于在可見光或紅外區域內設計光學器件結構,但這些區域僅為所有波長的一小部分。將這些技術應用于6G通信所用的太赫茲頻率范圍(0.075THz-0.3THz)面臨極大挑戰,因為太赫茲的波長要小得多。
鑒于此,團隊設計了一種創新方法,將一種新的太赫茲納米諧振器與基于物理理論模型的AI逆向設計方法相結合。這種方法能在不到40小時內對設備進行優化,即使在個人計算機上也是如此。而此前,科學家進行一次此類模擬需要數十小時,對設備優化一次可能需要數百年。
研究人員強調,優化后的納米諧振器有望對超精密探測器、超小分子探測傳感器和熱輻射計等設備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這項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僅限于特定的納米結構,還可擴展到使用不同波長或結構的物理理論模型的研究。
高瓴創投又出手了,投資了一家致力于研究電磁波“全能選手”的高新技術企業。近日,太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景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高瓴創投(GLVentures)領投,深圳中小擔創......
近日,市發改委、市住建委聯合啟動征集2025年市重點工程,重點包括科技創新及現代化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民生改善項目和其他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涉及的重大項目四大類。此次征集專門將商業航天、6G、低空經......
近日,市發改委、市住建委聯合啟動征集2025年市重點工程,重點包括科技創新及現代化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民生改善項目和其他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涉及的重大項目四大類。此次征集專門將商業航天、6G、低空經......
太赫茲(THz)是一種頻率介于微波和紅外頻率之間的電磁波。然而,目前缺乏高效率、高集成度以及易調制的太赫茲輻射源。傳統太赫茲產生方式如光電導天線和電光晶體法,存在著太赫茲能量低、帶寬小、成本高和波長依......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張佳欣)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開發出首個基于無基板硅基的超寬帶集成太赫茲偏振復用器,并在亞太赫茲J波段(220—330GHz)中對其進行了測試,該波......
我國通信領域傳來捷報:以通信與智能融合為標志的6G關鍵技術迎來新突破,4G、5G通信鏈路有望具備6G的傳輸能力。我國率先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實現了6G主要場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
我國通信領域傳來捷報:以通信與智能融合為標志的6G關鍵技術迎來新突破,4G、5G通信鏈路有望具備6G的傳輸能力。我國率先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實現了6G主要場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
科技日報北京7月11日電(記者何亮)記者11日從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張平院士團隊成功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以下簡稱“6G外場試驗網”),驗證了4G、5G鏈路具備6G傳輸能力的......
科技日報北京7月11日電(記者何亮)記者11日從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張平院士團隊成功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以下簡稱“6G外場試驗網”),驗證了4G、5G鏈路具備6G傳輸能力的......
“孫悟空拔根毫毛,對著吹口氣變出的小孫悟空,能做所有老孫悟空能做的事——放在今天的科技語境下,其實就是具身人工智能,人具有的能力,機器人都能實現,其中人類引以為豪的語言能力,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