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燦院士、李政博士后和李仁貴研究員等,在納米顆粒光催化完全分解水制氫的逆反應(氫氣和氧氣復合生成水的反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確認了光催化完全分解水逆反應發生于低配位活性位點,并利用原子層沉積技術精準定點修飾抑制逆反應,從而顯著提升了光催化完全分解水的性能。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催化》。
太陽能光催化完全分解水制氫是基礎科學領域的前沿課題。其中,光催化完全分解水體系中助催化劑表面的氫氧逆反應是該領域長期未解決的重要問題。逆反應的存在使得完全分解水光催化體系的效率很低,甚至無法實現分解水反應。
在此次研究中,團隊聚焦光催化完全分解水體系中助催化劑表面的氫氧逆反應問題,以典型的可見光催化完全分解水的催化劑Rh/GaN-ZnO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原子層沉積(ALD)方式將氧化鋁(Al2O3)沉積到光催化劑反應中心,可顯著提升光催化全分解水的活性。研究發現,以ALD方式沉積Al2O3可以使Rh/GaN-ZnO上的逆反應降低90%。光譜表征結合理論模擬證明,Al2O3主要沉積在Rh納米顆粒表面的低配位點上,揭示了Rh表面的低配位點是氫氧逆反應的主要反應位點。團隊通過ALD選擇性地將Al2O3沉積到Rh表面低配位點上,有效阻斷了氫氧逆反應的發生,從而將Rh/GaN-ZnO上可見光催化完全分解水的量子效率從0.3%提升至7.1%。此外,該研究還發現ALD選擇性沉積氧化物的策略適用于其他貴金屬助催化劑,證明了這一策略的普適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劉崗研究員團隊與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合作,研制出將半導體顆粒嵌入液態金屬實現規模化成膜的新技術,并構建出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其具有類似樹葉的功能,在太......
高效全分解水制氫示意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供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章福祥團隊在寬光譜捕光催化劑全分解水制氫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可顯著促進Ir/BiVO4......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太陽能研究部太陽能制儲氫材料與催化研究組研究員章福祥團隊,設計合成了單原子銥修飾鎳合金催化劑(Ir1Ni),用于堿性電解水析氫、析氧,具有水分子活化與H-H、O-O偶......
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獲取綠氫極具潛力的技術,其走向應用的關鍵是發展高效穩定的半導體光催化材料。鐵電光催化材料(例如PbTiO3、BiFeO3、Na0.5Bi0.5TiO3和Bi3TiNbO9)由于......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環境學院劉冬梅和王威教授團隊提出光催化與過氧化單硫酸鹽耦合活化新方法,該研究擴展了光催化技術與過氧化單硫酸鹽活化在降解新興有機污染物方面的應用......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漂浮的太陽能裝置,可將受污染的水或海水轉化為清潔的氫燃料和飲用水。由于該裝置可與任何開放式水源協同工作,且無需外部電源,因此可用于資源有限或偏遠地區。光催化水分裂技術可將太陽光直接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室有機硼化學與綠色氧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戴文團隊,在多相光催化硼化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選用易于制備的硫化鎘納米片作為多相光催化劑,利用光生電子—空穴的......
近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內蒙古大學主辦,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協辦的第十七屆全國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學術會議在呼和浩特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趙東元、趙進才、鄒志剛、楊金龍、孫立成,中國......
北京時間2023年7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題為《原位光催化增強熱氧化還原電池實現同時產電產氫》(Insituphoto......
可燃冰是一種潛在的儲備能源,其中甲烷占據了很大比例。然而,當前的可燃冰開采存在甲烷氣體的儲存和運輸難題,限制了其有效利用。因此,在海上條件下尋找一種將甲烷轉化為液態產品的新技術至關重要。同時,甲基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