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雖已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科學家一直認為,在大規模能量存儲方面,鈉離子電池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但因壽命短,短期內無法應用。日前,中美科學家聯合開發出一種新型結構的硫化銻基負極材料,使硫化銻基鈉離子電池由以前的不超過500個循環提升到900個循環,壽命幾乎可媲美鋰電池,且比容量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容量的1.5倍。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領域頂尖雜志《ACS納米》上。
論文第一作者,華南理工大學環境和能源學院副教授熊訓輝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鈉離子電池工作原理與鋰離子電池類似,都是利用離子在正負極之間嵌脫過程實現充放電。但前者因鈉資源豐富而成本更低,且因其電壓平臺高,安全性更高。不過,由于現有鈉離子電極材料性能不理想,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尋找合適的電極材料一直是鈉離子電池發展的關鍵。
熊訓輝和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美林等開發出一種簡單的方法,即商業硫化銻與氧化石墨烯于硫化鈉溶液后混合,再通過控制結晶和燒結制備改性石墨烯與納米硫化銻的復合材料。該材料和鈉片組裝成半電池時,在快速充放電(充放電40分鐘左右完成)900個循環后容量保持率仍高達83%。
研究人員通過理論計算證明,改性后的石墨烯對硫化銻以及其放電產物具有更好的固定作用,能更有效穩定材料的結構以及防止活性物質從石墨烯上脫落。與已有報道相比,該復合材料具有鈉離子電池銻基負極材料最好的循環性能,使鈉離子電池實現應用邁近了一大步。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季恒星教授、武曉君教授團隊聯合加州理工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團隊,在快充型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成功突破傳統意義上固/液、固/氣等兩相界面上的電催......
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開發環保型鋰離子電池干電極制造工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工藝無需使用有害溶劑,可提高電池性能并促進可持續性。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化學工程雜志》上。研究團隊推出......
2024年7月1日,《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田徑場地》《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籃球場地》《中小學人造草面層足球場地》《國家級生態旅游區運營管理規范》《旅游景區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規范》等國家標準將開始實施,將......
在澳大利亞雅拉山谷中,一場電池技術革命正悄然上演。這里,鈉離子電池為住宅樓和商業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邁出可持續電池應用的重要一步。鋰電池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成為影響人們生活最廣泛、最深遠的科技之一,但......
發展極端低溫電池對于寒冷氣候下人類活動以及極寒條件下太空探索和深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低溫下的電解液尤其是水系電解液存在易凍結的問題,阻礙了電池在低溫下應用。H2O-solute相圖存在三類典型的......
經過一年奮戰,我們研發的綠色低成本鈉離子電池進入中試階段,預計今年四季度可以進入產業化生產。”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鄭奇峰近日受訪時說。2023年3月,“華南師范大學—耐普電源綠色低成本鈉離子電池研......
5月14日,我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已在南寧建成投運。這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百兆瓦時級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項目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工程的投產標志著鈉離子電池大規模儲能......
5月11日,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我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在廣西南寧建成投運。這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百兆瓦時級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項目示范工程,通過自主創新,首次將鈉......
根據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現將申請立項的《電子電器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4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予以公示(見附件1、2),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8日。如對擬立項標準項目有不......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教授王鵬飛與材料學院副教授高志斌合作,針對電化學過程中復雜的相變伴隨緩慢的Na+擴散動力學制約O3型正極的性能發揮問題,通過“理論模型設計+第一性計算+實驗測量與表征”的方法提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