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年1月1日就要正式實施了,排污企業要抓緊準備。不要等到環保局的人查上門,說自己不知道。”11月18日,在中國環境記協舉辦的落實新環保法座談會上,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處罰處副調研員李錚說。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根據規定,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執行。
新環保法由于增加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條款,加大了處罰力度,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這也意味著,從2015年開始,企業將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更加嚴格的環保執法環境。
但上市公司環境社會責任調查活動辦公室等機構的最新調查發現,不少企業對新環保法知之甚少,甚至心存幻想。
粗放型增長雖然刷亮了經濟數據但也給中國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污染狀況嚴重超出環境自身的凈化和承載能力。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集中爆發,環境治理卻陷入企業違法排污、監管部門執法不力、受害群眾投訴無門的惡性循環。
新環保法出臺在我國嚴峻環境現實面前備受期待。“有些企業老總不怕罰款,但如果限制其人身自由,損失可就大了。”李錚說。
“有些企業埋設排污暗管,做得‘非常完美’,查都查不到。”環保部政法司法規處處長王煒說,新環保法實施后,違法排污企業不僅會受到罰款,相關責任人員也會受到行政拘留等處罰,如果是排污危險廢物,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目前,我國涉及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約30部,行政法規約90部,還有大量的環保標準。王煒稱,全國人大明確《環保法》是環境領域的基礎性法律,規定的是基本的環境制度。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新環保法頒布后,環保部給相關部門分解了54項具體任務,負責起草實施細則。
前不久,環保部將《環境保護按日連續處罰暫行辦法》、《實施環境保護查封、扣押暫行辦法》、《環境保護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暫行辦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暫行辦法》等4個配套文件向社會公開,并征求意見。
王煒說,新環保法一個創新之處就在于確立了“保護優先”和“損害擔責”的原則。環境保護不再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而是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相協調。政府、企業和公眾是三大責任主體。
新環保法第六十九條規定,領導干部虛報、謊報、瞞報污染情況將會引咎辭職。出現環境違法事件,造成嚴重后果的,地方政府分管領導、環保部門等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引咎辭職”。
針對“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新環保法又設計了“按日計罰”。王煒舉例說,排污企業違法排污了,按照違法的天數計算罰款,上不封頂,直至罰到企業改正為止。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按日計罰”這一條受到了各界的歡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所副所長常紀文此前曾表示,“按日計罰”后,很多違法的企業肯定無法生存,面臨淘汰。
李錚說道,這兩年環保部門對違法排污企業的打擊力度明顯在加大。“去年兩高司法解釋出臺以來,環保部門向公安部門移送的案件有700多起,超過了以往10年的移送案件總數。今年上半年,環保部門向公安移送案件達到800多起,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數。”
根據新環保法,環保部門還將設立“黑名單”制度,企業的違法信息將納入誠信檔案。在上市、融資等環節都會受到嚴格限制。“環保部正在就相關工作與發改委等部門,進行規范和細化。”王煒說。
“中國治理環境問題,最大的挑戰來自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上述座談會上,中環循(北京)環境技術中心總經理龔宇陽說,“在地方上,有些政府官員整天招商引資,與企業走得非常近,怎么去監管?”
龔宇陽說他曾經接過兩個短信,一個是某地環保局長深夜發給他的,說自己正在一個拆遷工地,協助城管部門拆遷,“是一把手安排的任務”。另一個短信,這位環保局長說他正在深圳招商。
“這位環保局長說他一個星期,‘5+2’,‘白+黑’都在忙著招商和其他事務,環保的事根本管不了多少。”龔宇陽說,新環保法實施后,關鍵是政府要擺正位置。
專家還稱,我國的法制建設尚不完善,尤其在一些經濟落后的基層地區,行政干預還很嚴重,一些污染大戶往往同時也是利稅大戶,受到地方一些領導的“特別關愛”。
針對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新環保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并要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根據新環保法,環保部門如果不作為,人大可以監督。每年政府要向人大匯報工作。還可以社會監督,包括公眾參與、民主監督等。另外是司法監督,環保部門不履職,公眾可以把環保局告上法庭。
“除了加大執法力度外,污染物排放標準也亟待提高。”座談會上,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愿平說。
他說,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僅政府投資部分就超過5000億元,可見其力度與決心。然而,至今卻仍然不得不面對日益嚴峻的“水臟、水少、飲水不安全”問題。
“我認為中國污水治理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便是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過低。”何愿平說。
新環保法第二章第十六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何愿平建議,水污染嚴重地區應提高地方污水排放標準,還當地一片碧水藍天。
新環保法第二十五條賦予環保部門查封、扣押的行政強制權;第六十條規定了環保部門可以對超標超總量的環境違法行為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和停業關閉措施。
而常紀文最擔心的是,能否嚴格執法。“如查封扣押權,環保部門敢不敢去扣押,需要怎么配合。”他說,環境監管部門下一步將面對更大的壓力,必須行使好權利,執法不是簡單的執法,要出實招、硬招。
據本報記者了解,此前,就新環保法中有關“拘留”的問題,相關部門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相關細則仍在協商中,最終將由公安部牽頭發布。
而對于查封、扣押的問題,基層環保部門在執行中同樣存在困難。河南省一位環保局的官員對本報記者說,“環保部門一旦扣押企業設施設備,需要支付存放費用,這些錢誰來出。我們日常的檢查、執法費用已經相當拮據了。”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實施細則中提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所需經費,應當列入本機關的行政經費預算,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環境監察局行政執法處罰處處長姬鋼說。
“作為企業,我們更關心的是新環保法的實施對我們意味著什么,有什么樣的發展機遇,企業能夠做什么。”天豪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群說。
他建議,新環保法實施后,應盡快出臺節能環保等領域的綠色清單和綠色通道目錄,特別是針對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明確節能環保等符合國家政策,特別是有助于京津冀發展的項目,簡化審批程序、簡化流程、減免費用等。
鄧群還提出了兩項具體的建議,包括成立“京津冀節能減排專項投資發展基金”,對列入京津冀及國家綠色發展目錄的項目,進行產業投資,鼓勵節能環保和現代服務業領域內企業做大做強;設立“京津冀綠色碳排放交易銀行”,借鑒《京都議定書》關于CDM交易的規則,開展三地碳排放強制性交易,鼓勵清潔發展機制在京津冀的落實和實現。
3月即將施行的環保政策、標準01《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3月1日起施行2022年底,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第28號部令......
2月7日,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發布《關于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27個項目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的決定》,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10個項目2022年度......
本報記者徐衛星北京報道剛剛閉幕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對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強調要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據我們測算,2022年生態環保產業全年營收......
今天(2月20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一批移交問題的追責問責情況集中對社會公布,涉及6個省份和兩家中央企業。截至目前,已有26個省份和6家中央企業完成了問責情況的公開,累計追責問責2879人。......
美國環保署出了俄亥俄州初步報告,壞消息是全州所有水系都檢測出污染物,更壞的消息是雖然最大污染物是氯乙烯,但是實際上幾乎火車上運輸的危險化學物品都泄露了,包括但不限于:氯乙烯、乙二醇單丁醚、丙烯酸-2-......
近日,財政部相繼下達了多項2023年生態環保資金預算,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170億、大氣污染防治210億、土壤污染防治30.8億、管網及污水處理105.5億、農村環境整治20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開始啟動第二輪中央及省環保督察整改及驗收銷號工作。根據要求,整改有關情況應當通過官方網站等便于人民群眾知曉的方式對外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公示期間有異議的,相關責任單位須采取有效措施......
氨作為一種無機化合物,在農業、工業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如何高效、環保地合成氨,助力相關行業的發展,是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近日,西湖大學人工光合作用與太陽能燃料中心在合成氨催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
“環保少女”正在轉型,正在從一個單純的環保主義者成為一個左翼政治革命家。“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估計沒有人會陌生,這位2018年年僅15歲就因為罷課呼吁環保活動而出名,現在已經是很多氣候運動的代言人......
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標玉溪市“三湖”流域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建設項目,中標價5600.095565萬元。標段編號:GC530400202220156001001標段名稱:玉溪市“三湖”流域水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