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威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科研人員揭示了石墨烯對質子的滲透比理論預期值高得多的原因。
科研人員使用掃描電化學電池顯微鏡(SECCM)測量質子電流,將穿過石墨烯膜的質子電流的空間分布可視化。研究發現,質子電流在晶體納米尺度褶皺周圍加速。一種理論認為,褶皺有效“拉伸”了石墨烯晶格,從而為質子滲透原始晶格提供了更大空間。該實驗觀察與理論一致。也有推測認為,質子傳輸可能是通過孔進行的,電流應集中在幾個孤立點上。該研究未發現這樣的孤立點。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本文摘自國外相關研究報道,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分數量子霍爾效應通常在非常高的磁場下出現,但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現在在簡單的石墨烯中觀察到了它。在5層石墨烯/六方氮化硼(hBN)莫爾超晶格中,電子(藍球)彼此強烈相互作用,并且表現得好像它們被分解......
2月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與合作單位的科研人員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鋨-160、鎢-156。相關成果于2月15日以亮點文章編輯推薦的形式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并被美國物理學會的......
英國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重要的發現:首次人體嚴格受控暴露臨床試驗顯示,吸入特定類型的石墨烯不會對肺或心血管功能產生短期不良影響。這意味著石墨烯這種納米材料可以安全地進一步開發,而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風......
天津大學教授馬雷聯合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WalterdeHeer團隊,首次制成了可擴展的半導體石墨烯,這可能為制造比現在的硅芯片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新型計算機鋪平道路。石墨烯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制成的材料......
天津大學納米顆粒與納米系統國際研究中心的馬雷教授團隊攻克了長期以來阻礙石墨烯電子學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在保證石墨烯優良特性的前提下,打開了石墨烯帶隙,成為開啟石墨烯芯片制造領域大門的重要里程碑。該研究......
近日,我國研究團隊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由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導體,相關論文發表在權威期刊Nature雜志上。論文名為“Ultrahigh-mobilitysemiconductingepitaxialgr......
“后摩爾時代,放過石墨烯(Graphene)吧。”這是兩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范說過的話。石墨烯,一個“新材料之王”,一個曾經在2021年在“全球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由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導體。該項突破為開發全新電子產品打開了大門。研究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石墨烯和碳化硅的分子模型。圖片來源:佐治亞理工學院石墨烯是由已知最......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利用光加速石墨烯質子傳輸的方法,可能會改變氫氣產生方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質子傳輸是許多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關鍵步驟,例如氫燃料電池和太......
美國西北大學、波士頓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從人腦中汲取靈感,開發出一種能夠進行更高層次思維的新型突觸晶體管,可像人腦一樣同時處理和存儲信息。在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晶體管對數據進行分類的能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