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寶生課題組以我國廣泛分布的殼斗科櫟屬物種麻櫟(Quercus acutissima)為研究對象,利用生態基因組學方法預測森林樹種應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相關研究發表于《分子生態學》(Molecular ecology)。
全球氣候的快速變化是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嚴重威脅之一。森林樹種在維護生態系統穩定、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理解森林樹種應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是發掘未來氣候條件下適宜種植的林木資源,貫徹適地適樹的造林原則,達到森林資源管理最優化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對于世代時間長、遺傳背景復雜的森林樹種而言,通過同質園、交互移植等傳統實驗方法來探究物種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十分困難。
研究人員以我國廣泛分布的殼斗科櫟屬物種麻櫟為研究對象,基于群體遺傳學和生態基因組學理論,通過遺傳-生態因子建模方法探究了該物種在未來氣候條件下的適應能力。該研究基于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揭示了麻櫟的群體結構與分化歷史,證實了群體歷史和連鎖選擇作用共同塑造了異質性的基因組景觀;通過遺傳-環境關聯分析鑒定出一系列與環境適應性相關的功能基因,說明多基因選擇是麻櫟物種適應性進化的重要機制;進一步基于生態因子差異與遺傳成分差異之間的擬合分析(Generalized dissimilarity modelling)量化了麻櫟群體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理論上所需的遺傳偏移。
該研究發現,邊緣群體面臨著更高的局部滅絕風險,并且在未來環境中可能無法通過遷移的方式找到新的棲息地;我國北方地區未來的氣候條件很難適合麻櫟生存。該研究揭示了復雜進化過程塑造異質性的基因組景觀變異的機制,并在基因組水平上提供了麻櫟對未來環境適應潛力的視圖,為遺傳多樣性保護和森林資源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
上述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廣州市科技項目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mec.16843
固定污染源廢氣氨和銨監測采樣設備研發項目情況說明 目前,國內尚無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氣態氨和顆粒態銨鹽同步監測的商品化專用采樣設備。為有效支持管理決策,建立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廢氣大氣......
項目概況受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委托,福建閩輝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對[350001]MHDL[GK]2023001、省級危險廢物鑒別中心建設組織公開招標,現歡迎國內合格的供應商前來參加。省級危險廢物鑒別中心......
2023年11月18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盛大開幕。本屆大會共持續四天,來自全國各地的環境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11月22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標準與基準專業委員會2023年學術年會暨生態環境標準發展五十年回顧與未來展望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趙柯司長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經過為期四天的激動人心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圓滿落幕。來自全國各地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
根據近日發表于《自然》的一項研究,全球森林如果得到恢復和保護,有助于從大氣中去除約2260億噸碳。這相當于以目前的速度燃燒化石燃料約20年的排放量。一些專家表示,與之前一項有爭議的研究相比,新研究對森......
2023年11月18日,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盛大開幕,吸引了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度交流合作發展的共同......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規范生態環境監測標準的命名,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生態環境監測標準命名規則第1部分:分析方法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
“說起污染物、污染我們都清楚,但新污染物可能并不是特別了解。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化學品,近代工業催生了化學品的快速增加,有相當部分會進入到我們的環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11月13日,在由中華環保聯......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開征求7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涉及征求意見單位名單,水質17種雜環類農藥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征求意見稿)、《水質17種雜環類農藥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