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盧卡蜂蜜被稱為新西蘭“國寶”級特產,受到多國消費者的追捧,不過由于缺乏官方標準,市場上魚龍混雜,讓人難辨真假。新西蘭第一產業部11日公布了麥盧卡蜂蜜的科學定義,以期規范麥盧卡蜂蜜市場。
第一產業部表示,這一科學定義經過政府和相關專家3年多的研究,可以用于檢測麥盧卡蜂蜜真偽。
這一科學定義顯示,麥盧卡蜂蜜應為蜜蜂采集的麥盧卡植物的花蜜。第一產業部將通過檢測蜂蜜中的5種成分來判斷其真偽,其中包括對蜂蜜含有的4種化學成分含量的要求以及一種麥盧卡蜂蜜脫氧核糖核酸(DNA)標記。
例如,根據這一定義,麥盧卡獨花蜜中3-苯基乳酸的含量不少于每公斤400毫克。而在現實中,獨花蜜非常難得,第一產業部也對麥盧卡混合花蜜做出界定,在其他標準相同的情況下,混合花蜜的3-苯基乳酸含量在每公斤20毫克至400毫克。
第一產業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對麥盧卡蜂蜜進行定義非常重要,有助于海外監管者對蜂蜜的真偽做出準確判斷,以增強國外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
現階段,第一產業部正就這一標準面向公眾征求意見。新標準有望在7月正式實施。
麥盧卡蜂蜜的真偽標準一直是新西蘭國內和國際市場爭論的焦點。目前,市場上流行的UMF、MGO等麥盧卡蜂蜜的分級體系對于蜂蜜中特有活性抗菌成分的含量界定并不相同,讓消費者很難判斷。從2014年開始,新西蘭第一產業部著手從蜂蜜產品包裝、廣告等角度規范市場,并組織專家研究麥盧卡蜂蜜真偽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