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1-12 17:22 原文鏈接: 新聞出版總署查處違規期刊扶持精品期刊發展

      2011年,《醫學信息》“鴛鴦刊”事件引起廣泛社會關注。

      所謂“鴛鴦刊”,是指利用同一刊號和期次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刊發不同作者的論文以滿足其發表需求的一種怪現象。事實上,這一現象所折射出的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學術期刊存在整體質量不高、大量刊發論文收取版面費牟利等問題,也是新聞出版總署2011年列出的群眾反映強烈的七個突出問題之一。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新聞出版總署通過開展重點監測和專項治理等方式,不斷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并通過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學術期刊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真正提高此類期刊的學術質量。

      嚴肅查處一批違規期刊

      針對《醫學信息》出版“鴛鴦刊”事件,陜西省新聞出版局對該刊違規情況進行了認真核查。經查實,該刊2011年7期~9期的中旬刊、2011年1期~10期和2010年6期~12期的上旬刊,共計20期刊物同期出版兩個封面相同的版本。發文量的增大使得該刊刊發論文的數量與其審稿力量和編輯能力嚴重不匹配,一些存在抄襲等不端行為的文章得以刊發。此外,該刊還擅自在北京設立組稿機構征收稿件。鑒于此,陜西省新聞出版局責成主管單位對其作出停業整頓處理,并責令其立即停止違規出版行為,停止出版旬刊,撤銷在北京設立的組稿中心。

      通過跟蹤審讀,總署新聞報刊司曾在2010年對8種超越業務范圍刊載學術論文、質量低劣的期刊,依據相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其中,對超越業務范圍的《中國包裝科技博覽》予以停業整頓3個月的處罰;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等7種期刊予以行政警告處罰,要求其整改糾正,并進行全國公開通報。

      利用年檢糾正違規行為

      在2011年度報刊核驗工作中,新聞報刊司要求各地集中開展對期刊超越辦刊宗旨違規刊載學術論文問題的重點監測和專項治理,重點對頁數較多及近期變更為半月刊、旬刊的期刊進行檢查,發現超越業務范圍刊載論文的予以處理和糾正。同時,將舉報和審讀發現的存在違規刊發學術論文的期刊通報各地,要求各省局在年檢中進行重點核查;確實存在問題的要予以緩驗,并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和糾正,督促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予通過年檢,直至注銷登記。

      各地在報刊年度核驗中普遍加大對違規刊發論文期刊的管理力度,180種緩驗的期刊中有20種期刊因違規刊發學術論文被緩驗。對于部分問題嚴重的期刊,新聞報刊司加大督辦力度,先后撤銷了4種中央單位主管學術期刊的出版許可證。

      違規刊發論文成管理重點

      2011年,新聞報刊司將期刊違規刊發論文作為審讀重點,年初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完善審讀網絡,加強對刊發學術論文期刊的審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糾正,對此類問題實現可管可控。2011年7月,委托專業機構對6000多種發表論文的期刊、210多萬篇文章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確定重點監管的期刊名單,并在2011年度核驗中進行重點核查。

      同時,新聞報刊司注重加強引導,完善重點報刊管理機制。2011年6月,舉辦有160多家報刊參加的重點管理報刊社長總編調訓班。2011年8月,舉辦全國百種重點學術期刊社長總編培訓班。

      新聞報刊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首先將繼續加大對期刊違規刊發學術論文問題的監管力度: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手段在年檢和日常監控中對刊發存在學術不端問題的學術期刊加強監管;近期對監測發現的抄襲率較高的期刊進行立案調查,違規事實成立的將嚴格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暢通和拓寬人民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公開曝光存在的問題和典型重大案件。其次,將就加強改善學術期刊管理和建設進行集中研究,擬制定加強學術期刊管理的相關文件。再次,將積極倡導期刊出版單位使用技術手段防范學術不端,加強行業自律,切實提高質量意識。

      扶持精品學術期刊發展

      “我們還將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學術期刊編輯隊伍建設與管理,扶持精品學術期刊發展。”新聞報刊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逐步對學術期刊進行分類評估,完善細化學術期刊評估指標體系,科學運用評估結果,獎優懲劣,形成學術期刊產品評價體系和引導激勵機制;深化報刊業改革,分類指導學術期刊出版單位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學術期刊出版經營能力;建設國家重點學術期刊工程,培育一批以重點期刊為龍頭、有發展潛力和專業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群;培育百家左右具備較高水平、有潛力快速發展的學術期刊,引導提升我國學術期刊的整體學術質量,擴大我國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

    相關文章

    Nature:中國釋放政策紅利本土期刊迎發展契機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中國已崛起為全球最大的科學知識生產國。根據DigitalScience的Dimensions數據庫,去年有近83萬篇文章涉及中國的研究人員,占全球540萬篇文章的約15%。大多數這類......

    論文投稿需謹慎,中科大發布“學術期刊負面清單”

    1月31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布了2023年《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預警名單總計28本期刊,較2021年版本的35本減少了7本,其中20本期刊為今年新增,有3本連續2年進入預警名單。......

    即將開幕丨第二十九次全國醫學信息學術會議

    時間:2023年11月9日-11日地點:開封開元名都大酒店注冊網站:https://csmi.tiemeeting.com會議主題本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主辦,河南省醫學會承辦,......

    核心學術期刊免收三孩作者版面費是善意還是作秀?

    近日,湖北省社科聯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財會通訊》宣布“對養育三孩家庭的作者免收版面費”一事引發輿論關注。10月11日,湖北省一會計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財會通訊》在它的官方微信公號發布通知,稱近年來,財......

    毫無爭議|國刊之光CellResearch獲最新期刊國際影響力第一

    12月6日上午,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線上......

    發論文越來越難了:學術刊發文量連續6年下降

    數據來源及統計方法本文統計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該平臺收錄了中文學術期刊8730余種,含《總覽》收錄的期刊1960余種。為了保證數據樣本足夠多以及數據的準確性,檢索的論文數量全部是2008~2020年發......

    中南大學教授:知名學者帶頭投稿國內期刊的時代已到來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論文寫作與發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往,我們在科研中有了重要發現,都會“情不自禁”地優先往國外學術期刊發表。對于國內期刊,更多的則是吐吐槽,比如論文審稿速度慢、版面費高、關......

    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

    2019年5月,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聯合決定正式啟動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工作,包括推薦國際期刊和中文期刊兩項任務。推薦工作主要基于同行評議、價值導向......

    地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617種)

    2020年7月3日,中國地質學會網站發布了我國地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試點成果,《目錄》共有359種國內和258種國外期刊入列。其中國內期刊T1類57種、T2類142種、T3類160種。......

    175本!知網公布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制《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余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目的是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