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0-13 10:42 原文鏈接: 新聞分析:爭議性科研成果該如何調查

       一鳴驚人的成果,旋即陷入爭議漩渦,這樣的現象全球并不鮮見。從韓國的黃禹錫到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世界級科學家”、“學術女神”的光環在調查面前煙消云散。當然也有被質疑者正面回應、最終通過調查獲得清白的案例。

      無論造假還是清白,都需要通過調查來獲得真相。那么誰來負責調查?如何確保調查過程的透明、公正、科學?

      所在單位可作調查主體

      刊發論文的雜志可以調查嗎?理論上可以,但雜志社一般沒有足夠能力來協調多方資源,耗費精力、人力和時間進行調查,只能起到督促和協助相關方調查的作用。相比而言,被質疑者所在單位著手調查更具可行性。

      2004年和2005年,時任首爾大學教授的黃禹錫,領導研究團隊先后在《科學》《自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宣布成功克隆人類胚胎干細胞和患者匹配型干細胞等重大成果。黃禹錫一時被看作世界級“科學明星”。

      但是,隨后有關黃禹錫干細胞學術造假的行為被不斷揭露。首爾大學于是成立調查組,并于2006年1月正式宣布認定造假事實。《自然》雜志只是在韓國方面的調查陸續有結果后,進一步要求首爾大學附帶確認黃禹錫克隆狗的真實性。

      2014年,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小保方晴子等人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成功培育出了能分化為多種細胞的新型“萬能細胞”——“STAP細胞”。然而,很快有眾多研究人員指出論文存在諸多疑點。理化學研究所隨后成立調查委員會展開全面調查。

      充分監督確保公正

      被質疑者所在單位可以作為調查主體,但必須保證調查過程的充分透明。理化學研究所對小保方晴子的調查過程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2014年開始調查之初,理化學研究所還認為小保方晴子也許有自己獨特的制作技術,于是允許她以11月底為期限,在“接受監視”的情況下單獨進行驗證實驗。

      這種“監視”可謂嚴密而透明:在理化學研究所發育和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內設立新的實驗室,入口處和室內都裝有攝像頭,實施24小時監控,理化學研究所職員和外部人士也在現場防止出現不正當行為,出入口用電子卡進行管理,細胞的培養器械也裝了鎖。

      在給予研究者充分條件、進行嚴謹徹底的調查分析后,理化學研究所最終認定了小保方晴子的學術造假行為,確定所謂新型“萬能細胞”實際全都來自該研究所保存的胚胎干細胞。

      自證清白需同行認可

      即使想通過更多實驗自證清白,論文也需有其他同行普遍的重復才能被認可。

      北京大學生物學家饒毅就曾有此經歷:1999年,饒毅發表論文闡述Slit蛋白質的功能;2001年,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發表論文,否定饒毅的結論;饒毅于是做了更多實驗,在2003年發表新論文,證明了自己的結論正確。在這次事件中,最終的決定因素是進一步的實驗,以及接受同行評議的論文。

      當然,調查一個成果的優劣真假,需要不少時間。今年9月東京大學6個研究小組的22篇論文被匿名舉報涉嫌作假,東京大學表示將設立調查委員會展開調查,原則上將在150天內得出調查結果。

      美國喬治城大學神經科學系教授吳建永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科研事件往往要在多年后才能做出最終結論,因為許多科研成果的影響因素復雜,需要時間才能辨別真偽。

      媒體需要熱點,大眾需要追星,但科研問題的調查與證實,尤其是那些爭議性大又有可能獲得更多資源的成果,需要一步步來。必要的調查,可以防止急功近利和資源錯配,防止學術誠信和社會誠信的雙重危機。

    相關文章

    這一省發文:禁止領導干部掛名或侵占他人科研成果!

    近日,中共山西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山西省加強領導干部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舉措》,圍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目標,從建立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承諾制度、聯動監督機制、聯合懲戒機制等5個方面......

    一大波科研成果獲獎!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公布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實施科教興農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農業農村部決定,對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作出突......

    第二屆高校科研成果獎獎勵委員會組成人員調整

    教育部關于調整第二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教技函〔2019〕6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辦公廳(室),部屬......

    海洋所“水母活性肽與蜇傷解毒劑”科研成果成功轉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所與水母娘娘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東方美谷舉行“水母活性肽與蜇傷解毒劑”成果轉化項目簽約儀式。水母(英文名稱:JellyFish):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屬于刺絲胞動物缽......

    警惕科研成果轉化路上那些“坑”

    4月3日,本報頭版刊發《楊蓉西:我的成果為何歸屬他人》一文,文中曾提到科技成果轉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法律概念——“職務發明”。楊蓉西歷時七年研發的“新一代乳腺癌早期體外分子篩查技術”在成果轉化階段因與德......

    量子火了,科研成果如何落地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對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作出......

    量子火了,科研成果如何落地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對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作出......

    跨越科技成果轉化的無人區“達爾文死海”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時任副所長徐旭東呼吁盡快構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轉化的創新體制機制,破解“達爾文死海”難題。而今,回憶起當年的提案,徐旭東說:“技術發明......

    績效評價,能否帶來“定心丸”

    “以往在科研項目評價時,重視項目執行過程管理,特別是‘錢怎么花’。只要財務方面稍有‘不妥’,再好的科研成果的驗收也會成大問題。這使得科研人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跑財務’上,而無法專注本職工作。”......

    讓最新科研成果“科普”進校園

    在2月25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科學快車”首發啟動儀式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談起最近熱播的電影《流浪地球》說:“這部電影里有一句經典臺詞,‘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這句話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