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所謂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于信息不對等造成的無謂恐慌。
1月9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北京舉辦了“2013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據主辦方負責人表示,盡管中國食品安全的基礎在逐漸夯實,但百姓的焦慮仍在加大。本次會議從食品安全專家與媒體兩個層面對食品安全熱點數據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每個事件由一位該領域的學科帶頭人進行專業解讀,會議所表達的科學見解也在會前經過了業內專家的充分研討,基本上代表了中國食品領域的“科技界共識”。本報記者挑選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大食品“安全”事件與讀者分享。
2013年1月2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享譽全球的新西蘭牛奶及奶制品被檢測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質雙氰胺(二聚氰胺),新西蘭政府已經下令禁售含有雙氰胺的奶類產品。
【專家解讀】
微量殘留不構成健康風險
●元曉梅,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
雙氰胺是氰胺的二聚體,白色結晶粉末。對人體的危害目前還缺乏詳細的研究資料。雙氰胺可用來生產雙氰胺復合肥,在農業上使用可以控制硝化菌的活動,減少氮的損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新西蘭第一產業部通用標準副總監表示新西蘭奶農中只有5%在使用,而且一年當中,牧場只使用2至3次。雙氰胺目前除歐盟外,我國和包括新西蘭在內的其他國家都沒有在食品中的殘留標準,但是由于美國FDA將其列入安全性待檢測物質名單,因此其安全性遭到質疑。根據新西蘭方面發布的數據,此次奶粉中雙氰胺殘留量不足歐盟殘留標準的1%,應該不存在安全問題。
【結論】
此次新西蘭奶粉中雙氰胺污染是由于使用含雙氰胺的肥料造成的微量殘留,遠低于歐盟的殘留標準,不構成健康風險。
2013年6月2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查處包頭市東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膠原蛋白產品。7月《焦點訪談》關于“膠原蛋白美麗神話”的報道令事件升級。
【專家解讀】
全盤否定膠原蛋白(肽)有失偏頗
●李八方,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從科學角度看,膠原蛋白對人體生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于前一個時期對膠原蛋白質疑的問題,有些是應該得到肯定的,比如:①膠原蛋白不能夠直接吸收;②膠原蛋白不能夠治療疾病(如燒傷、創傷等);③膠原蛋白制品中添加激素等是違法的,未獲得保健食品批文的產品宣傳產品功能也是違規的。
但有些問題是屬于質疑者不了解造成的,如:①膠原蛋白雖然不能夠被機體吸收,但膠原肽是可以被吸收的,而且在一定分子量段吸收得很好;膠原蛋白在服用后經過胃酶消化,部分成為了小肽和氨基酸,也是可以被部分吸收的。②國內外大量實驗已經證明,服用膠原蛋白(肽)后確有效果。
【結論】
應科學認識膠原蛋白和正確對待膠原蛋白產業,把商業事件與科學問題區分開。全盤否定膠原蛋白(肽)有失偏頗。
2013年7月20日,央視記者從崇文門的肯德基、真功夫和麥當勞3家大型快餐店中,買來可食用冰塊和抽取馬桶水樣品后,送往北京理化中心進行對比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肯德基崇文門店、真功夫崇文門店的冰塊菌落數量均高于國家標準,且高于馬桶水數倍,一時間引起消費者極度恐慌。
【專家解讀】
核心指標應是致病菌種類及數量
●劉秀梅,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對于食品中的微生物狀況,核心指標是致病菌存在的種類及其數量。現場制作冰塊的過程控制管理尤為重要。
【結論】
無致病菌檢出、未發生人群健康不良事件,不屬于食品安全事件。
2013年11月13日臺灣媒體報道稱:臺灣市售的包括“康師傅香辣牛肉湯面”、“韓國辛拉面”等在內的多個名牌泡面的油包都含銅、鉛、砷、汞等重金屬。專家稱,臺灣方便面醬包中檢出的重金屬含量都遠低于我國相關限量標準,不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專家解讀】
檢出的重金屬含量遠低于限量標準
●劉兆平,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二部副主任
1.金屬元素是地殼的組成成分,天然存在于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各種動物、植物,包括我們人體內都存在鉛、砷、銅等金屬元素。因此在食品中檢測出微量金屬成分屬于正常現象,并不能說明該食品就存在安全問題。
2.我國有明確的規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中規定,總砷和鉛在醬包(調味品)中的限量分別為0.5ppm和1.0ppm。方便面也有專門的產品標準(《GB17400-2003方便面衛生標準》),其中對總砷和鉛的限量均為0.5ppm。正常存在于食品中的銅元素一般不會造成食用安全性問題。
【結論】
此次臺灣方便面醬包中檢出的重金屬含量都遠低于我國以上相關限量標準,不屬于食品安全事件。
2013年12月5日某報紙發表了一篇題為《速食面行業陷塑化劑危機:企業巨頭集體挾持行規》的文章。文章指出,關于方便面中含有塑化劑的質疑由來已久,但方便面中為何會含有塑化劑,則始終成疑。
【專家解讀】
食包材料理論上不存在塑化劑遷移
●王竹天,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
目前國內主要食品紙塑容器均是由食品級原漿紙和聚乙烯(PE)擠覆而成,這兩種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均不使用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來改善其性能,換句話說理論上紙和聚乙烯在使用過程中不存在塑化劑遷移到食品中的污染問題。但因現代工業、生活中塑化劑的廣泛使用,使其在空氣、水、土壤等環境中廣泛存在,它們有可能通過食品原料帶入食品中。為防范風險,國家相關部門抽取了15個品種1800袋(盒)方便面樣品,由4家國家級檢測機構進行平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樣品中塑化劑檢出量均低于國家標準限值。由包材生產企業送檢的兩項原料,均通過相關檢測機構對塑化劑的檢測,塑化劑17項物質均未被檢出。可見,由食品包裝材料遷移到食品中的塑化劑含量極低,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結論】
以上報道的“事件”談不上什么危機,更不是食品安全事件。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溶液創新產品注冊申請。該產品為無色或類白色液體,由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和0.9%的生理鹽水組成,適用于面部......
8月24日,日本不顧全世界的反對,一意孤行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對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由于人們對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的食品安全熱烈關注,2023年2月初日本福島鱸魚中放射性元素銫137......
智能傳感設備已在諸多領域應用,但智能傳感設備模擬人類味覺器官感受物質的能力仍有待提高。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和吳治嶧研究員團隊從人類舌頭感知味覺的過程切入,開發出一種基于液滴動態......
關于公開征求《全谷物與全谷物食品通則》等7項行業標準意見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我們組織起草的《全谷物與全谷物食品通則》等7項行業標準已形成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3年10月3日。......
本次推介會共分為3個環節,包括參觀總部產業園、實地考察甜啦啦門店、會議深度解讀品牌運營模式。7月22日,意向加盟伙伴們先后走訪了集工廠、物流、運營為一體的甜啦啦運營中心總部。“親眼看到總部規模如此之大......
海關總署公布,上半年我國與12個國家(地區)簽署水產品、豬肉及制品等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領域合作協議15份,對12個國家(地區)60家輸華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遠程視頻檢查,暫停6家問題企業產品進口。同時海關......
市場監管總局日前發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CCC認證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于2023年7月以“凝心聚力共奮進、互學......
采購項目: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項目公示編號:HZHQ-WZSYJC-202301采購人:名稱:溫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科學研究院企業信息地址:溫州市龍灣區南洋大道浙南云谷J幢聯系人:張先生電話:0577-88......
2023年6月26日-27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聯合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南京市質量發展與先進技術應用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12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