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12月3日發布消息說,其2005年至今,已發表100萬篇一經出版就立即對所有人免費開放的金色開放獲取(OA)原創研究和綜述論文,中國和美國在這當中占比最高,均為15%左右。
施普林格·自然由此成為全球首家發表金色開放獲取論文突破百萬篇的出版機構,意味著其2005年以來出版的所有文章中,有25%采用金色開放獲取形式,僅在2020年該形式文章就占比34%。
據介紹,施普林格·自然一直致力于讓所有人能夠立即閱讀、分享、使用和重復使用研究成果,以促進科學發現。在整個開放獲取出版領域,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的開放獲取原創研究占全球的16%,這有力支持了全球各學科領域的近250萬名作者,讓他們以開放獲取形式發表研究,并獲得開放獲取出版所帶來的提升研究影響力、使用量和影響范圍等益處。
施普林格·自然還對這100萬篇金色開放獲取文章進行分析,主要結果顯示:
——這些文章幾乎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人下載,2016年以來,文章總下載量已達26億次。
——近半數文章(44%)來自醫學領域;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2015至2020年期間的開放獲取文章份額翻了一番,增速超過其他學科。
——除南極洲外,各大洲都有開放獲文章在施普林格·自然發表,2019到2021年,幾乎所有國家的開放獲取文章數量都逐年增加;歐洲發表開放獲取的內容最多,亞洲則是內容使用(文章下載)最多。
——中國和美國在這100萬篇開放獲取文章中的占比最高,均為15%左右;2019-2021年,中國各年度開放獲取論文發表量最多,占17%,美國緊隨其后。
——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內容,用開放獲取形式發表比非開放獲取多67%。同樣以開放獲取形式發表,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內容的下載和引用次數,都多于其他內容。
施普林格·自然首席執行官弗蘭克·弗蘭肯·佩特斯(Frank Vrancken Peeters)表示,需要以此為基礎,更快走向一個開放科學的未來,讓研究的各項產出都能立即獲取,而不僅僅是開放獲取。“我們將因此收獲一個更快、更有效的研究系統,讓全世界獲得諸如疫苗和應對全球挑戰的解決方案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