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昆明某小學6年級的學生陳靈石火了。他的一篇科研論文《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技能與機制研究》被選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網站中。(相關鏈接: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受質疑 網友稱科研水平與博士相當)
這課題難道,不亞于博士的畢業論文,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就有如此的學術功底,讓人浮想聯翩。Retraction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該學生的父母是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研究員,故我們猜測,該學生是在其父母過度的“幫助”下,完成了該課題。
更有意思的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一等獎的是重慶區域的彭同學,其參賽作品居然與某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高度重合。Retraction表示,這樣的一等獎,是不是有點荒誕不經了。
據相關的公眾號報道,題為「二氫楊梅素調節肝臟脂代謝及細胞外基質生成的作用研究」的作品拿下了一等獎,獲獎者是一名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彭同學。
然而,經丁香園調查發現,這個作品的諸多圖片竟與來自陸軍軍醫大學的一篇碩士論文里的圖片一模一樣!
圖源:陸軍軍醫大學
湊巧的是,這篇碩士論文的作者和指導老師,同樣也是上述項目的指導老師。
圖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當我們翻閱這篇碩士論文,竟然找了那些出現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上、而不在彭同學發表期刊論文中的數據圖片,它們大都來自這篇碩士論文的第二部分「二氫楊梅素對 TGF-β1 誘導的大鼠肝星狀細胞活化的作用研究」。
圖源:陸軍軍醫大學
比如一模一樣的 ELISA 標準曲線。
圖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 陸軍軍醫大學
還有毫無差別的細胞增殖活力和細胞凋亡的結果。
圖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 陸軍軍醫大學
細胞周期和免疫熒光的結果也不例外。
圖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 陸軍軍醫大學
其他相似圖片還有很多,此處不再一一列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閱。
今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對那篇得三等獎的「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作出回應,表示已經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不知道這個一等獎背后又有著怎樣的精彩故事呢?
寫論文逐漸到了依靠人工智能的時代,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處是人類終于擺脫了科技論文寫作的煩惱,壞處是人類會因此失去科學論文寫作的獨特能力。過去發表論文是學者成就的重要標準,隨著機器代替人腦的這種趨勢。......
自21世紀以來,中國科研的進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中國論文數量的爆炸性增長,成為了中國學界近年來最顯著的成就之一。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學界似乎“不愿意”引用中國論文。這一現象的成因尚待深究,但它無疑......
近期,全國多所高校提出“徹底清理學術不端問題論文存量”。科技部辦公廳此前已于4月27日印發“關于開展論文學術不端自查和掛名現象清理工作的通知”。據北京建筑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網站6月7日消息,按照北......
近日,網傳一蘇姓女博士答辯視頻引發“學術妲己”話題爭議,爭議的焦點在于她疑似介入導師婚姻并在導師的幫助下獲發一系列高水平論文(包括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在頂刊Nature上發文),最終進入四川大學2023年......
雷竹筍是浙江省杭州地區的特色農產品之一,也是杭州臨安太湖源鎮青云村不少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村里的樓師傅便種了幾十畝的雷竹林,是村里小有名氣的致富能手。可近兩年,雷竹林出了問題,雷竹枝葉枯黃,早衰明顯,......
科學研究正在經歷一場風暴。風暴源于狂飆突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擁抱”還是“逃離”,成為擺在每位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選擇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一群喝著網紅咖啡、野心十足的年輕人選擇了“擁......
“張老師總是非常及時的給我們批閱論文,大多近乎重寫。”“他經常凌晨還在看文獻,一個快50歲的人了都這么拼,我們還有理由偷懶嗎?”張強是北京師范大學(珠海)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教授,他對學生的指導與......
剛剛博士后出站的胡鴻杰,以一作身份新發了一篇《自然》論文。結果,他的“電話被打爆”了。在論文發表僅一周時,下載量就已經超過了44000次。這篇論文由胡鴻杰所在的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徐升團隊完成,題目是......
近日,國家農業圖書館正式上線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論文庫,實現了全院學位論文特色資源本地化保存,增強了學術資源成果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將有效促進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國家農業圖書館自建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
本科畢業論文要擠干水分了。據媒體報道,浙江省教育廳日前印發《浙江省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全省所有本科專業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