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電子學院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針對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存在的自摻雜嚴重、缺陷密度高、非輻射復合損失大等問題,成功構建鈣鈦礦同質結,以促進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提取。這證明了同質結構筑策略在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應用潛力,也為其他鈣鈦礦光電器件的結構優化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知名期刊《納米通訊》,并被選為封面論文。
目前,高效率鈣鈦礦光伏器件以鉛基鈣鈦礦半導體為主,但其含有重金屬鉛,對生態環境和公共健康具有潛在危害。相比之下,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具有更高的理論效率和較低的毒性,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錫基鈣鈦礦半導體結晶速率快、p型自摻雜嚴重、與傳輸層能級匹配不佳等問題,導致光伏器件載流子提取困難、非輻射復合嚴重,器件的光電轉換效率與理論值相差較遠。
針對上述難題,研究人員對錫基鈣鈦礦半導體材料進行摻雜設計,通過將鍺離子引入到活性層中,實現了鍺離子的梯度摻雜和同質結構筑。鈣鈦礦半導體吸收層能級的梯度變化增強了內建電場,從而促進了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提取。通過不同深度的X射線光電子能譜表征,研究證實了錫基鈣鈦礦半導體薄膜中鍺離子的梯度摻雜,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的缺陷形成能和摻雜類型結果揭示了構建同質結的內在機制。經過進一步器件工藝優化,同質結光伏器件的暗電流降低了兩個數量級,缺陷密度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功率轉換效率從11.2%提升至13.2%,在最大功率點連續運行250分鐘后仍然保持初始效率的95%以上,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同質結構筑的微觀機理,也為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光電器件的結構設計和能級調控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方案。
北京時間3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侯宇教授、楊雙教授等在《Science》(《科學》)發表石墨烯-聚合物機械增強鈣鈦礦材料的新方法。這一方法用來解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差......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高效、低成本、輕量化等特點,被視為未來光伏技術的重要方向。然而,這類電池存在一個關鍵問題——穩定性較差,難以長期使用。3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題,相關成果已......
華東理工大學的一項突破性科研成就近日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該校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發表研究成果,揭示了延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關鍵技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和輕便性,......
華東理工大學的一項突破性科研成就近日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該校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發表研究成果,揭示了延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關鍵技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和輕便性,......
當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加速入華傳言再起,中國汽車品牌如何更好地應對這家制造商可能掀起的又一輪行業顛覆性變化成為話題。25日,特斯拉......
圖全溶液法原位構建的鈣鈦礦范德華外延異質結料、發光薄膜與LED器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225024)資助下,南開大學化學院教授袁明鑒、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研究員章煒領銜的科研團隊,聯合......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已超過26.7%,逐漸逼近理論極限,而效率快速發展離不開表界面的缺陷鈍化特別是低維鈣鈦礦鈍化。在2D鈣鈦礦鈍化過程中,陽離子在熱的作用下易遷移滲透到3D鈣鈦礦內部甚至轉化為1D相,......
可折疊手機、智能手表健康監測設備等可穿戴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如何為這些設備提供高效、穩定且持續的供能?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邵明教授、張新亮教授團隊實現了兼具優異的機械柔韌性和高光電轉換效率......
2月20日,《自然》(Nature)在線發表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袁明鑒、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研究員章煒領銜的科研團隊在新型鈣鈦礦超高清顯示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該項研究中,研究團隊針對新型鈣鈦礦超高......
2025年2月16日,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宣布,由東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鈣鈦礦/晶硅異質結疊層太陽能電池取得了重大進展,其轉化效率達到了30.99%。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