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政府醫療技術主管部門)的專門會議批準了慶應大學使用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計劃。
這將成為全球首例向患者移植使用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制成的神經干細胞,改善運動機能的臨床研究。預計最早將于2019年夏季啟動。這是誘導多能干細胞治療技術繼眼睛、心臟、腦部神經和血小板之后,實際向患者移植的再生醫療研究進一步的擴大。這對細胞療法產業的發展也著重要的指標意義。
自從山中伸彌教授于2012年因為研究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后,日本傾全國之力發展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產業。
脊髓損傷治療由慶應大學教授岡野榮之(再生醫學)等人申請。對于因運動中受傷、交通事故等失去運動機能及感覺的傷后2~4周患者,將通過注射用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制作的神經干細胞。根據設想,將對4名18歲以上人士實施移植。
移植細胞將使用京都大學儲備的iPS細胞制作并冷凍保存。此次計劃的移植數僅為約200萬個。為了能夠期待有充分療效,今后還考慮增加至1000萬個。
專門小組還審議了大阪大學用iPS細胞制作角膜移植給眼病患者的計劃。
脊髓損傷是指,因受傷或事故等使脊髓受損,導致來自腦部的命令無法傳達到控制身體的神經的病癥,會引起手腳麻痹等。日本國內每年新增約5000名脊髓損傷患者,脊髓損傷患者合計人數超過10萬人。由于事故,不少患者年紀輕輕就不得不坐上輪椅。目前沒有完全修復損傷部位的治療方法。
此次的計劃被定位為使用iPS細胞的再生醫療的“核心”。由于再現神經狀態的實驗和研究難以開展,脊髓與大腦一樣,在推進藥物開發方面的難度很大。隨著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的出現,不少聲音期待修復神經細胞的再生醫療或許能夠改善運動機能。岡野教授等人在對猴子進行的移植試驗中,成功使猴子恢復了行走能力。
眼病治療由大阪大學教授西田幸二(眼科學)的團隊申請,擬用人的iPS細胞制作角膜細胞,并移植給角膜上皮干細胞缺乏癥患者使其再生。
人的多能干細胞具有無限增殖潛能,可分化為人體內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干細胞在疾病治療、組織修復等領域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和臨床應用價值。然而,目前干細胞的突破性研究仍面臨著很大挑戰,包括如何擴大干細胞的量......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團隊揭示了生化反應速度的差異是導致小鼠和人類時鐘差異的原因。為了確定這一發育原則,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動物園”重現了除小鼠和人類之外的4種哺乳動物的節段時鐘。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團隊揭示了生化反應速度的差異是導致小鼠和人類時鐘差異的原因。為了確定這一發育原則,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動物園”重現了除小鼠和人類之外的4種哺乳動物的節段時鐘。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團隊揭示了生化反應速度的差異是導致小鼠和人類時鐘差異的原因。為了確定這一發育原則,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動物園”重現了除小鼠和人類之外的4種哺乳動物的節段時鐘。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
“3、2、1,點火!”話音剛落,一道火光緩緩上升,劃破漆黑長夜。這是在5月10日晚21時23分,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的情形。看著天邊的火光漸行漸遠,慢慢消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
研究人員從人類胃部提取干細胞,并將其轉化為能對血糖水平變化作出反應的胰島素生產細胞,就像健康的胰腺細胞一樣。這一發現可能意味著有一天,糖尿病患者可以生產自己的胰島素,而不是依賴注射。人類胃部分泌胰島素......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10日晚成功發射。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空間應用系統通過天舟六號貨運飛船上行了98件產品,總重量約714千克。天舟六號“抵達”后,空間站將開展多項艙內外實驗,并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干細......
廉價而常見的貽貝在醫學界的效用再次擴大。這一次,研究人員想出了如何使用一種基于貽貝的膠水來固定干細胞,使其在兔子體內修復軟骨的時間足夠長。雖然它可能看起來不大,但海洋貽貝正在對醫學研究的世界產生巨大影......
世界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地方,我們周圍潛伏著各種危險,如細菌、病毒、事故和傷害。我們的皮膚就像最終的盾牌,提供了一個堅定的防御,以抵御這些威脅。它作為內部和外部環境的邊界,是身體中最大的器官,幾乎無縫地保......
當談到對抗被稱為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腦癌時,選擇非常有限。一個加拿大研究小組采取了一種新的方法。他們誘使癌細胞吸收碳納米管,然后通過使用磁力旋轉碳納米管來撕碎這些細胞。對小鼠的治療縮小了腫瘤的大小并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