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研究如何最終處理核電站產生的“核垃圾”的日本學術會議探討委員會分組會議10日匯總出一份向政府提交的報告草案,其中梳理了有關“暫時保管”的技術性課題。草案認為,考慮到自然災害風險等因素,可維持上百年的保管設施難以確保安全。報告內容最晚將在9月正式敲定。
該學術會議2012年曾向國家提議稱,應將高放廢物暫時保管在可以取出的地方,其間就最終處理方式獲得國民的同意。不過因保管時長僅抽象地寫為“數十年到數百年”,學術會議就其可行性進行了探討。
此次草案指出,無論是原封不動地保管乏燃料,還是通過燃料處理固化為玻璃狀進行保管,技術上可以保存50年左右。若將放射性廢物放入金屬容器等采用干式儲藏方式,只要改建保存設施,就可以保存上百年。但草案同時指出,保管時間越長,因地震等遭受自然災害的概率就越高,管理也會越困難。
另一分組會議2日出示的報告草案就保管時長指出,“作為這代人的責任,應該以30年為一個節點做出決策”,以便形成民眾的共識。為了將2012年的提議具體化,學術會議今后將根據這兩份報告匯總出新的建議。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溫兆銀帶領的團隊面向高溫電解水蒸氣制氫的應用方向,在高溫質子導體材料的基礎研究和電解水蒸氣制氫系統開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研制的管式高溫電解堆連續運行超過1萬小時......
福島第一核電站泄露十周年后,廠房上方發現了嚴重污染,且遠超預期。據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10日發布的調查報告,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3號機組廠房上方的混凝土蓋子上,可能附著了7萬萬億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物質,......
9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所產生廢棄物中的75%,已于2月底前從福島縣各地運送至中期儲存設施內保管。而關于最終處理地點及方法的討論卻遲遲沒有進展,問題依然存......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的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目前日本東北部大部分地區仍處于恢復中。福島第一核電站所有者東京電力公司預計,大約還需要30年的時間來回收未損壞......
與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相比,通過提純工業副產氫獲取燃料氫氣是現階段更現實和價廉的制氫方式,有利于降低氫燃料電池的運行成本。燃料氫氣中微量CO雜質的存在能夠快速毒化燃料電池催化劑,因此,開發出不含C......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月28日透露,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乏燃料池中留下的566根燃料的取出作業已完成。福島一核的風險之一就此消除,但1、2號機組還留有共計1007根燃料,此外熔落核燃料......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月28日透露,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乏燃料池中留下的566根燃料的取出作業已完成。福島一核的風險之一就此消除,但1、2號機組還留有共計1007根燃料,此外熔落核燃料......
中新網2月26日電綜合報道,東京電力公司25日透露,在2月13日福島7.3級地震發生后,福島第一核電站有50多個核污水儲存罐發生了位移,但未發現泄漏。據報道,東京電力公司在2月13日觀測到福島等地發生......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1月12日,日本中部電力公司表示,其下屬的濱岡核電站發生了漏水事故,泄漏總量約為110噸。據報道,濱岡核電站位于日本靜岡縣御前崎市。中部電力公司的聲明稱,當地時間1月9日凌晨,該核電......
10月15日,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在甘肅省蘭州新區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蘭州新區石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和運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