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4/t20210406_4783734.shtml
水在結晶后體積變大。細胞水分在超低溫下形成大的結晶會破壞細胞膜結構而導致細胞死亡。第一代植物超低溫保存技術通過程序降溫誘導胞外結晶而對細胞緩慢脫水,胞內液體濃度和粘稠度提升,在超低溫下進入玻璃化狀態,避免了胞內結晶而保證細胞存活。第一代超低溫保存技術僅適用于耐冷植物。新的玻璃化超低溫技術以高濃度的植物玻璃化溶液處理細胞,在滲透脫水同時,低溫保護劑進入細胞內部改變了細胞液體的熱力學性質,快速降溫時可以實現胞內和胞外的玻璃化,保持細胞結構的完整和再生能力。新一代植物超低溫保存技術實現了對熱帶植物的保存,大大拓展了植物超低溫保存的范圍。
細胞膜是低溫傷害和滲透響應的核心部位。玻璃化超低溫保存流程中,細胞經受了劇烈和復雜的滲透和溫度變化,細胞的存活和死亡取決于細胞膜能否對上述脅迫做出有效響應。長期以來,細胞膜對超低溫過程的響應機理沒有得到解析,這也制約了超低溫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種子生物學研究組等以木蘭科植物厚樸的胚性細胞的超低溫保存體系作為模型系統,采用脂類組學分析方法,比較了12個不同超低溫處理的差異,揭示了細胞膜對玻璃化超低溫保存過程的響應模式。結果顯示,滲透保護處理和復水處理兩個相對的過程,發生了磷脂酰膽堿(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酸(PA)和磷脂酰甘油(PG)的頭基團互換,進行了細胞膜重塑。PVS溶液處理后,總脂水平顯著升高,為細胞將要經歷的冷凍過程儲備了大量脂類分子。該研究結果表明,膜脂重塑和預防脂類降解是PVS方法成功的關鍵。從膜脂分子的角度對基于PVS的植物超低溫機理進行了解析,為改進玻璃化超低溫保存技術,拓展植物超低溫保存的通用性和應用范圍提供了新思路。上述研究成果以Lipid Remodeling Confers Osmotic Stress Tolerance to Embryogenic Cells during Cryopreservation為題,在線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該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 云南地方學院聯合基金、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交叉合作團隊”開放研究項目、山東省農業良種項目的資助。
圖1 厚樸胚性細胞在12個不同超低溫處理后的成活率
圖2 厚樸胚性細胞在12個不同超低溫處理后,膜脂分子的變化
圖3 厚樸胚性細胞超低溫過程中膜脂分子組成的變化模型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以下簡稱新版目錄),引發了高等教育界內外的熱切關注。作為最高層次的學歷教育,研究生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乃至整個國民教育......
使用公共場合的Wi-Fi時,哪種行為存在隱私泄露風險?微信好友發來的投票鏈接,最合理的做法是什么?復印身份證的時候,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不被泄露?你設置的密碼安全嗎?日前,2022年京津冀公民科學素質大賽......
2022年7月24日楊振寧給江才健在《百年科學往事:楊振寧訪談錄》上的留言。(本文圖片均由江才健提供) 江才健已經記不清37年來他和楊振寧有過多少次會面了。7月的北京......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快速進步和大幅度提高,科學普及的內涵、機制、內容和作用等方面正在發生重大改變,現行的《科普法》不能夠完全滿足我國科普事業發展的需求,比如說對相關科普主體的權利義務以及相應的保障機制......
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館匠心精制的公益動畫微電影《科學偶像》面向廣大觀眾免費播出。《科學偶像》取材于七位獲得過“共和國勛章”、“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等國家級......
甘藍boc03.dmp9突變體誘導產生母本單倍體 中國農科院蔬菜所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藍青花菜課題組成功獲得了首個甘藍單倍體誘導系。相關研究成果發......
9月29日,“喜迎二十大科普新征程”全國流動科普設施聯合行動在京啟動。全國流動科普設施聯合行動在內容上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宣傳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科學家,弘揚科學家精神。線上數字......
9月29日,在2022年科普中國智庫論壇暨第二十九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上,科普中國智庫發布藍皮書《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本年度《報告》對“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普能力發展......
當地時間9月2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結果顯示,中國排名第11,較去年再上升1位,連續十年穩步提升,位居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之首。《報......
近年來,由于疫情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加之出國境留學通道受阻,包括社會人士在內的越來越多考生紛紛加入考研大軍,“史上研考人數最多”的報道不絕于耳。即便國家采取了適度擴招的手段,但其幅度仍遠低于研招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