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干旱生態系統擁有約1/3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區域,為約28%的瀕危物種提供棲息地,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極其敏感。旱地生態系統土壤有機質貧瘠,養分流失快速,連續的農業耕種常常導致作物嚴重減產。因此,增施化肥成為提高旱地農作產量的方法。然而,旱作農業生態系統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卻被忽視。
二氧化碳(CO2)、氧化亞氮(N2O)和甲烷(CH4)是與土壤-營養-氣候反饋循環相關的三種農業溫室氣體。耕地因肥料的施用貢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N2O排放。為了促進耕地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采用“再生策略”,即將土地恢復目標與可持續作物或飼料產量相結合的方法。可再生有機資源的投入特別是生物炭(熱解有機材料)和肥料,可以抑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率,并可提高作物的總體生產力。然而,關于可再生資源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性這一說法尚無統一定論,因而其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最佳做法也處于不明確的狀態。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的同行合作,基于PRISMA(系統性審查和meta分析的首選報告項目方法)對1990-2022年的40篇相關文獻進行meta分析,利用對數響應比(lnRR)進行效應大小統計,評估主要再生(肥料、生物炭以及兩種綜合應用)和無機肥料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結果表明,施用化肥或有機肥均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而施用生物炭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且在施用量為50 t ha-1時效果最好。生物炭與釋放二氧化碳和/或一氧化二氮的肥料結合使用也可降低全球變暖潛勢(GWP),單獨使用生物炭可使GWP降低144%。不同再生措施的氣候效應受土壤類型的影響。就土壤理化性質來看,施用生物炭后,中性和酸性土壤的CO2和N2O排放量最高,堿性土壤的排放量最低。土壤碳氮比(C/N)影響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最佳策略:高C/N的土壤應使用生物炭,低C/N的土壤應避免使用生物炭和化肥。
該研究提出利用肥料的再生策略有將全球旱地轉化為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源的風險,而采用生物炭的策略可以減少旱地溫室氣體排放并將GWP最小化,這為不同旱地再生施肥策略的選擇提供了科學指導。相關研究成果以Regenerative fertilization strategies for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onsequence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global drylands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研究工作得到云南省博士后定向培養基金、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云南省科技廳的支持。
五種施肥策略對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變暖潛能(GWP)的作用。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作為重要的環境信號,光廣泛參與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當植物幼苗出土見光后,光信號迅速激活光形態建成,表現為下胚軸生長抑制、子葉張開變綠以啟動光合作用。這是植物早期生長......
圖芥酸酰胺通過抑制細菌三型分泌系統組裝而產生廣譜抗菌活性的工作模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193073、922533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雷曉光團隊聯合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周儉民團隊在植物天......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國輝教授/楊新副研究員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首次發現植物環狀RNA編碼多肽的功能,并揭示該多肽賦予水稻對多種病原物的廣譜抗性。2月25日,相關成果發表于《新植......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團隊在植物區分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建立了植物特異識別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信號框架。1月24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植物的根系......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