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吳承偉團隊研發出一種新智能納米顆粒,不僅可追蹤癌細胞,還能自我調節溫度,自動升溫到可殺死癌細胞的溫度,而在殺死癌細胞后,會在傷害健康組織前自動散去熱量,實現了自控溫“燙死”癌細胞。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納米尺度》雜志。
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40℃~45℃會凋亡,而正常細胞溫度耐受性一般要高4℃~5℃。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自控溫開關”,實現磁感應熱療溫度的自動準確控制,熱療極限溫度可根據需要控制在任意溫度(30℃~70℃)。當溫度高于設定治療溫度時,這種“開關”會自動關閉,停止加熱;當溫度低于設定治療溫度,“開關”會自動開啟,開始加熱,通過“開關”的自動循環轉換,將腫瘤局部溫度精準地控制在設定的治療溫度。這種新型“開關”的使用,不但可避免在腫瘤磁熱療過程中使用復雜、昂貴的測溫、控溫系統,而且實現了自動、安全、精準控溫。
相對于放療和化療的強毒副作用,低強度磁場對人體細胞和組織具有無害性。而且磁場的高穿透力,使得該技術可用于體內任何腫瘤的治療,實現局部升溫自動精準控制。該項技術屬綠色無毒副作用的物理治療方法,已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