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2-31 12:04 原文鏈接: 曹雪濤院士:科技評價引導醫療品質提升

      醫學科技是保障公眾健康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加快醫學科技發展,對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提高公眾健康保障水平,支撐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順利實施,培育發展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改善民生服務,以及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在大力推進醫學科技發展的同時,國內外醫學界也越來越關注醫學科技評價工作的方法和內涵,目前認為醫學科技評價工作對于推動醫學科學技術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醫學科學技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我們啟動了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工作。

      對醫院科技影響力的關注不僅可以幫助衛生行政管理機構、科研基金資助機構和醫院科研管理部門等在制定科技政策、分配科研資源、優化科研競爭環境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持;還可以幫助醫院正確認識自身科研優勢與不足,把握學科建設發展方向,完善科研組織管理系統,調動臨床醫生從事科研工作積極性;同時,為公眾提供信息參考,增強信息開放程度。

      不過,做好這件事情實屬不易。最為重要的是必須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科學權威性,一個好的排名,應當做到科學、公正,引導醫院務本。排名固然會有先后,但是我們更為關注的是通過排名,能夠從一個側面切實有效地促進醫學科技成果的臨床轉化,提高醫療技術和醫療質量,有利于提升我國醫學科技的整體水平,這才是醫學科技評價工作的“初衷”與“根本”。

      我們希望在科學評價模式的基礎上,發揮此次評價應有的導向作用,強化醫院和社會的參與,加深對于我國醫學科技力量的認識,促進各醫院加強醫學學科建設,進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眾所周知,有比較才有競爭,有競爭才有進步。醫院的學科建設也不能閉門造車,而是應該站在一個高起點的開闊平臺上,對自己進行全面審視,以不斷提高自身建設。

      各個醫院可以基于此次評價結果,縱向比較各學科間發展情況,橫向與其他醫院比較自己的建設水平,找出差距,厘清問題,揚長補短,務實進取。認真分析學科建設的優勢與不足,以評促建,進一步明確未來學科發展方向,這也是我們開展此次評價工作的一個愿望。

      也許會有人問,醫生的天職是治病救人,科研應當是科研人員的事情。其實,這是一種偏頗的觀念。醫學科技的發展,僅依靠專門研究機構是遠遠不夠的,眾多的醫學界的發明創造是來自于臨床實踐工作的發現和經驗總結。雖然我們有世界首例斷指再植、首創反式維甲酸加砒霜高效治療急性白細胞、發現有國際影響力的青蒿素等,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近代醫學界的重大發明創造很少是由我們中國醫學界完成的,究其原因,與我國醫學科技歷史積淀尚弱、臨床醫學科技整體水平較低有關,另外一點,也與我國醫學界長期以來不十分重視臨床科學研究、不積極鼓勵臨床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關。

      臨床實踐和醫學科技是不可分割的。對于醫院來說,科研是醫院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臨床醫生來說,想要真正做好一個臨床醫生并不容易,要想成為一名醫學專家更不容易,要想成為一名一流臨床專家乃至大師級醫學家更是難上加難,只有不斷地用新知識、新技能來充實自己,知識結構才不會老化,操作技術才不會過時,臨床思維才不會僵化, 才能成就為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好大夫和一流醫學專家。

      相比一般醫院,三甲醫院具備學科、人才、設施等優勢,是我國醫學界的臨床醫療主干力量和醫學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我們應該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引導并積極調動臨床醫生開展科學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問題的提出來源于臨床,問題的研究貫穿于臨床,成果的應用回歸于臨床,從而讓更多疾病患者受益,為全方位推動我國醫學科技的發展、維護13億同胞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

    云頂新耀第三款商業化新藥伊曲莫德獲批進入粵港澳大灣區

    10月25日,港股創新藥企云頂新耀(HKEX01952.HK)宣布,得益于“港澳藥械通”政策,伊曲莫德(VELSIPITY?)獲得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臨床急需進口港澳藥品批件”批準,將在佛山復星禪誠醫......

    首屆單細胞多組學分析技術及應用會議第二輪通知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分析測試百科網(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首屆單細胞多組學分析技術及應用會議”將于......

    開啟臨床質譜新未來第九屆中山檢驗質譜技術培訓班圓滿落幕

    2024年10月21日至10月23日,第九屆中山檢驗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辦。培訓班邀請國內外頂尖臨床和檢驗專家教授分享技術、臨床應用經驗和先進理念,推動臨床質譜技術......

    第九屆中山檢驗質譜技術培訓班第二天精彩繼續

    2024年10月21日至10月23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辦的“第九屆中山檢驗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正式開課。培訓班邀請到國內外頂尖臨床和檢驗專家教授前來進行學術分享,旨在推動質譜......

    九載耕耘質譜新篇第九屆中山檢驗質譜技術培訓班召開

    2024年10月21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美國臨床質譜學會(MSACL)、北美華人臨床化學協會(NACCCA)、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委會、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檢驗醫學專委會主辦,上......

    腸道菌群里的核心成員被找到有望為精準醫學帶來顛覆性變革

    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羅格斯大學微生物組與人體健康聯合實驗室牽頭的研究團隊,首次找到了腸道菌群里面的核心成員。該研究成果10月7日晚在線發表于《細胞》雜志。構建“蹺蹺板”模型該研究負責人、微生物組與人體健......

    國家藥監局關于修訂膚癢制劑說明書的公告(2024年第126號)

    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膚癢制劑,包括顆粒劑和膠囊劑(硬膠囊)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進行統一修訂。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

    上海擬資6700萬助力醫學創新研究

    關于發布上海市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35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

    上海擬資6700萬助力醫學創新研究

    關于發布上海市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35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

    他48歲回歸學術界,任西湖大學教授

    穿著灰色Polo衫、踩著一雙休閑帆布鞋,不久前,48歲的鄭冶楓首次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登上了西湖大學的講臺。此前他的身份是產業界的科學家。2006年至2017年,鄭冶楓在西門子醫療美國研究院工作。201......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