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態保護紅線區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近日出臺。《辦法》規定,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內,禁止改變生態用地用途,禁止建設破壞生態功能和生態環境的項目,禁止開展大規模城鎮化和工業化活動。
根據《辦法》,吉林省將實行生態保護紅線區分類管控,將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級保護區等劃為一類管控區,禁止開發建設活動。對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監察制度,公安、環保、住建、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門建立聯合監督檢查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對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辦法》要求,各級政府要建設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立“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立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禁止開發區的人為活動實行監控,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及其他區域重要生態用地的生態環境狀況開展定期監測,對各類污染和生態破壞行為進行監測預警。
《辦法》提出,省政府負責健全生態保護紅線績效考核制度,每四年在全省范圍內進行大規模調查和評估,每兩年對各市(州)政府進行考核,重點考核生態保護紅線區生態系統結構與生態環境質量變化情況、人為活動干擾和破壞情況等。對生態保護紅線區監管工作不力、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和影響的,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生態保護修復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生態保護修復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的通知發改農經規〔2024〕5......
4月2日,《新聞聯播》報道了經濟發展、商業航天、數字中國建設、灣區經濟以及生態保護、能源等領域的新進展、新成績,同時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公布的利好消息、假期出行數據等資訊,在這個春天......
2023年11月20日,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行)執董會批準了湖北黃岡大別山生態保護和近零碳綠色發展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3.89億歐元,其中亞行提供約1.90億歐元(2億美元)主權貸款,國內配套資金......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征集2024年度自然資源標準制修訂工作計劃建議的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有關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振興司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全國生態綜合補償工作現場會。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的重要部署,系統總結多年來補償機制建設的成效和經驗,交流探討生態綜合補償工作推動的......
在盛夏時節走進運城鹽湖,幸運的游客可以看到阡陌縱橫的鹽畦在陽光下七彩斑斕,巨大的鹽湖仿佛一個天然的調色盤。山西省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主任孫冬青解釋,得益于2020年退鹽還湖的相關政策,古老的鹽......
在遠安沮河濕地公園棲息的中華秋沙鴨舒仁慶攝從湖北省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獲悉,該局在不久前結束的冬季鳥類調查中,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3種,分別是中華秋沙鴨、黑鸛、青頭潛鴨,數量共294只,數量同比增長了......
2022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是我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一年。全國空氣質量指標在歷史性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后,空氣質量繼續......
橫跨岷山、秦嶺等山系,海拔高差近6000米,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中,不僅生活著1340只野生大熊貓,還分布有川金絲猴、紅豆杉、珙桐等野生動植物8000余種,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之一。自去年10月正......
科技部關于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發社〔2022〕278號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為深入貫徹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