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5日報道,IBM公司宣稱,其已經研制出了一臺能運行127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鷹”,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據悉,該公司計劃2年后推出超過1000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
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機最基本的信息單元,不同于電子計算機只能是0或1,量子比特可以同時是0和1,所以其計算性能更強大,而且增加量子比特數可使量子計算機的性能呈指數級提升。
目前,全球各地有多個科研團隊正各出奇招,包括使用超導體和糾纏光子等研制實用的量子計算機,但目前還不清楚哪種方法最終會脫穎而出。
2019年,谷歌宣布其“懸鈴木”處理器實現了量子霸權。“量子霸權”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約翰·普瑞斯基爾發明的名詞,用來表示“在存儲和通信帶寬呈指數級增加后,量子計算機擁有傳統超級計算機所不具有的能力”。該處理器包含54個量子比特;此后,中國科技大學推出了62個量子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加拿大D-Wave系統公司也一直在銷售由數千個量子比特組成的機器,但其是借助量子退火算法而定制的特殊量子計算機,而非完全可編程的量子計算機。
IBM的鮑勃·蘇托表示,研制出超過100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表明這項技術具有可拓展性,他們用“鷹”證明可研制出量子比特數足夠多的量子計算機,從而有足夠的計算能力來解決有趣的問題,這是通往更強大機器的鋪路石。
英國牛津大學的皮特·里克說,用能運行的量子比特數來評估量子計算機的性能很有用,但還有其他指標需要測試,“鷹”迄今還沒有公布這些指標。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斯科特·阿倫森也表示,評判“鷹”的性能仍需更多細節。
IBM表示,希望明年展示能運行400個量子比特的處理器,并在后年推出名為“神鷹”的能運行1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近日,廣東省極端條件重點實驗室的啟動會暨2023年極端實驗條件研討會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的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成功召開。該實驗室由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牽頭,中山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共同合作建設,并于2023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125010)等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張強教授等與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單位科研人員合作,首次實現了一套以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產生器(D......
半導體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但它們也有局限性。半導體中會產生激子(電子-空穴對),這意味著能量以熱的形式損失,信息傳輸是有速度限制的。發表在26日《科學》雜志的論文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家團隊描述了迄今......
電動汽車、智能電網、高速列車等新興工業應用的快速發展,對高精度的電流傳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與傳統電流傳感器相比,基于量子效應的傳感裝置可以利用量子態操控技術來提高測量的精度。這些優勢使得基于量子效應的......
黏附在STM尖端的鐵原子與一個鈦量子比特(藍色)“對話”,用它讀取和寫入其他兩個量子比特(紅色)的信息,并讓它們執行基本的量子計算。圖片來源:量子納米科學中心 &nb......
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德國凱澤斯勞滕大學和斯圖加特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合作,利用量子力學原理設計并制造出一種引擎。這是根據粒子在極小尺度上遵守的特殊規則開發的引擎,它不依賴于傳統的燃料燃......
科技日報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張佳欣)據《自然》雜志16日報道,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控制有機半導體中光和量子“自旋”相互作用的方法,即使在室溫下也能發揮作用,為潛在......
二十年前,潘建偉團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提出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想法之初,國際上許多學者都認為不太現實——要把一個個單光子那么微弱的信號,從1000公里的外太空空送到地面,還要能夠......
法國國家科學院里昂高等師范學院的科學家最近開發出了首個基于微波的量子雷達,其性能比現有傳統雷達高20%,實現了所謂的“量子優越性”。相關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學》雜志。最新研究負責人之一本杰明......
7月18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合辦的2023中國互聯網大會開源供應鏈論壇在京舉辦。記者從論壇獲悉,我國超過九成企業已經使用開源技術。開源技術是指可以免費訪問和分發的計算機軟件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