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昌緒,90歲;王振義,86歲。這兩位老人站在了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他們的科學成就和為人得到公認。媒體在報道師昌緒院士時,突出了一個細節,“退休后堅持上班30年”;在報道王振義院士時,描寫了他從巔峰時退下來提攜陳竺、“一門三院士”的美談。可以說,這是對兩位老先生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全面評價,而非僅針對他們獲得的某項重大成果頒獎。回顧以往16位獲獎者的情況,也是如此。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從2000年設立以來,媒體就將其稱為“中國的諾貝爾獎”,因此,公眾也常以諾獎的評選來審視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評選,結果發現,獲得“中國諾獎”的,全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而獲得諾獎的,很多是年富力強的中年人,還有不少青年人面孔。比如,李政道31歲、楊振寧35歲便獲得諾貝爾獎。
從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設立意圖看,確實有打造“中國諾獎”的那么點意思。但從實際評選結果看,最高科學技術獎更像科學技術終身成就獎。評選針對一個人的全部科學技術成就,而非像諾獎般完全針對某項重大科研成果,所以18位獲獎者中80歲以上的達13位,沒有一位60歲以下的獲獎者;獎勵金額達500萬,其中450萬鼓勵課題研究,但從18位獲獎者的平均年齡高達80.83歲看,他們早已經超過進行科學研究的黃金期。
評選針對一個人的全部科學技術成就,還是針對某項重大科研成果,會有完全不同的評價結果。客觀上說,從“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字面理解,這兩者有些模糊不清,既有針對重大成果的用意,又有考慮終身成就的意味。可能給人的誤會是,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是要論資排輩的。以筆者之見,這有必要清晰,以使其更好地發揮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激勵、導向作用。目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更名為“國家科學技術終身成就獎”或更合適(這類似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獎勵那些德高望重、取得突出學術貢獻的科學家。
至于如果要獎勵重大科研成果,目前已有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獎項,但實事求是地說,這些獎項太多,每年幾百項之多,而且帶有很強行政評價色彩,導致學術界跑獎、要獎現象日益增多,一些學術研究甚至還未取得有價值的成果,就被包裝去報獎。于是,我國教育界、學術界課題越來越多、論文越來越多、獎項越來越多,可真正有價值的學術研究成果卻寥寥。對于這些獎項,很有精簡的必要,如果要打造“中國諾獎”,可借鑒諾貝爾獎,取消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獎項,每年只設少數幾項真正的“最高科學技術獎”,同時由獨立的專家委員會評審。這實質也是學術管理去行政化,將學術評價由政府評價,轉向專業評價(同行評價)、社會評價的重要方面。
被喻為“諾獎風向標”,備受矚目的2024(TheLaskerAwards)于當地時間9月19日正式揭曉。今年拉斯克獎共設立3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公共服務獎。自1945年以來,拉斯......
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寒來暑往,中國科學院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扎根雪域高原不懈探索,開展若爾蓋濕地生態修復、推動沙化土地治理、監測高寒草原生態狀況,在揭示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
月球,這顆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人類邁向星辰大海必須跨越的地方。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球背面的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文|卜金婷李晨陽5年前,17歲的肖榆瀞正在寧波大學讀大一。偶然間,電子科學專業的她關注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些消費者明知道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比燃油車低,但最終還是選擇購買燃油車。這是為什么呢?經過多......
6月25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正式受聘成為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巴里·馬歇爾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西澳大利亞澳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曾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等。他曾......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嫦娥六號探測器北京時間6月2日早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將開啟國際首次月背采樣返回征程。在此背景下,3年多前嫦娥五號從月球采回的月壤樣品科研進......
由諾貝爾獎得主、神經科學家ThomasSüdhof合著的幾篇論文正在接受審查,因為線上評論者對數據重復、圖像差異和其他問題提出了質疑。ThomasSüdhof 圖片來源:JORGEGUERR......
2023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評審結果公示根據《江蘇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勵實施細則(試行)》規定,省教育廳開展了2023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評選工作。在推薦受理、......
201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聯合授予WilliamG.KaelinJr、SirPeterJ.Ratcliffe和GreggL.Semenza,以表彰他們“對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發現”。近期,Gr......
01 成果名稱:千億參數對話大模型ChatGLM(計算機系唐杰團隊)成果簡介:團隊是國內最早從事千億級基礎大模型研究的團隊之一。該成果全方位對齊OpenAI的GPT系列模型,研發了對話模型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