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愈加重視。與此同時,各類打著“有機”名頭的產品成為超市貨架上的高端商品。但在精美包裝和不菲價格下,五花八門的“有機”標簽就真的意味著是有機產品嗎?
11月16日,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第155號令,簡稱新《辦法》),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業內專家表示,新《辦法》的發布標志著我國統一的有機產品認證制度完成了升級換代,將對規范有機產品認證活動,提高有機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在百度上輸入“有機產品”四個字,其定義是這樣的,根據有機農業原則和有機產品生產方式及標準生產、加工出來的,并通過合法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并頒發證書的一切農產品。
據介紹,我國有機產品認證發展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是歐盟、美國的認證機構派檢查員來我國進行檢查,并頒發國外有機證書,認證產品主要供出口。 2005年,我國正式建立統一的有機產品認證制度。 自2004年11月5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陸續制定發布了《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第67號令,簡稱原《辦法》)、《有機產品》國家標準和《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原《辦法》自發布以來已實施9年,對于建立并規范我國有機產品認證制度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目前,我國有機生產面積已達160萬公頃。2012年,我國有機產品國內貿易額達638.79億元人民幣,貿易量510.78萬噸。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我國共有23家認證機構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活動,全國有機產品有效證書達8595張。主要有機產品依次為谷物、蔬菜、水果、豆類及油料作物、茶葉。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有機產品成為部分人群消費熱點。由于商業競爭激烈、少數企業缺乏誠信等原因,有機產品暴露出諸多問題。個別企業違規使用農藥、抗生素,濫用投入物質,不規范使用有機產品標識標注,獲證產品追溯體系不健全;個別認證機構把關不嚴,認證門檻較低,未嚴格依據認證規則和程序進行認證,對獲證企業缺乏有效的后續監管措施等等,這些問題使得有機產品市場“雜草叢生”。
“國家此時出臺新《辦法》,就是為了挽救即將毀滅的有機行業。”被業界稱為“超有機之父”的三安科技集團總裁張令玉說,目前市場上有機產品造假的現象突出而常見。
他解釋說,我國有機食品的管理和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管理有很大區別。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是依托有機行業協會等非盈利機構管理。因此,他們行業管理會嚴格自律,而且各協會成員相互監督。
在我國,有機認證采用企業運作的模式。有機產品的管理是國家質檢總局設立的認證監督委員會,簡稱認監委。當前我國認證機構有200多家,均是企業,其依托認證獲得報酬,也就是說,認證機構是以認證掙錢的單位。
“大量的報道均已證明,很多認證企業為了得到認證費,都在‘搶生意’。一旦拉到一個申報認證的產品,就會想盡辦法使其認證成功,這樣也才能順利獲得認證費。這就為有機產品的造假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張令玉說。
如何防止普通產品冒充有機產品賣高價?這或許是普通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新《辦法》明確要求,對于有機產品,國家將推行統一的有機認證制度,實行統一的認證目錄、統一的標準和認證實施規則、統一的認證標志,而國家認監委負責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的管理監督。消費者在購買有機產品時只需要認準統一的認證標志,上面標有中文“中國有機產品”字樣和英文“OR-GANIC”字樣。認證機構將對每枚認證標志進行唯一編號,并采取防偽、追溯技術,確保發放的每枚認證標志能夠溯源到其對應的認證證書和獲證產品及其生產、加工單位。
新《辦法》規定,有機產品認證機構須保證認證過程的完整、客觀、真實,對認證過程須作完整記錄,并歸檔留存5年,保證認證過程和結果具有可追溯性。
此外,與現行的、國家質檢總局2004年11月5日公布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相比,新《辦法》由原來的46條增至現在的63條, 設立了“有機產品認證目錄制度”,增設了“有機產品進口”一章,建立了認證風險預警機制,取消了有機轉換認證及其標志,完善了罰則,加強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等。
據質監部門的相關人士介紹,新《辦法》主要是針對近年來頻發的食品安全事故,為了消除消費者的疑慮,規范有機產品市場而推出的,設定了更加科學合理的有機產品認證制度,加強了有機產品認證監管,努力解決當前有機產品認證領域存在的問題,明確了違反規定的罰則,對于偽造、變造、冒用、非法買賣、轉讓、涂改認證證書的,地方認證監管部門責令改正,處3萬元罰款。
新《辦法》的這些規定,在很大程度上給有機產品的認證戴上了“緊箍咒”,“但也許不能完全解決有機產品造假的問題。”張令玉說,“因為認證機構是企業,依靠認證盈利。新《辦法》規定認證機構認證錯了最高罰款3萬元。其實一個有機產品的認證最起碼需要花費5—8萬元,違規的罰款僅是3萬元,顯然違規 ‘成本’并不算高。”
認監委的有關負責人在解讀新《辦法》時表示,有機產品認證程序的完善、源頭管理的加強等,都將對整個行業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新《辦法》第十條將有機產品認證程序明確為現場檢查、產品檢測、環境監(檢)測3個必經程序,即對獲得認證企業的生產和加工現場檢查;對農業生產階段大氣、土壤、水進行監測、檢測;對獲得認證的產品在風險分析基礎上的檢測。保證產品從源頭上符合有機產品標準的要求。認監委負責人表示,認證機構對認證委托人生產、加工現場的現場檢查是有機產品認證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現場檢查和產品檢測結果也是認證機構作出認證決定的主要依據。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規定是對認證程序的完善,加強了有機產品的源頭管理。
新《辦法》對有機產品行業的影響,還體現在退出機制的建立。新《辦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獲證產品的認證委托人提供虛假信息、違規使用禁用物質、超范圍使用有機認證標志,或者出現產品質量安全重大事故的,認證機構5年內不得受理該企業及其生產基地、加工場所的有機產品認證委托。如果考慮轉換期、認證申請至認證證書發放的時間,該類企業生產的產品實際將在6—8年內無法再次使用有機產品認證標志。業內人士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講就是一種退出機制。
楊學彬旅居日本20年,目前從事有機農產品貿易。2012年3月,他從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取得了“有機轉換”認證,然而,在宣傳和營銷中他卻很不愿意使用“有機認證”作為賣點,因為“很多人都不相信認證”。
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倡導一種有機的種植方式,并且通過邀請客戶親自見證農產品的種植過程來贏得他們的信賴,而不是僅僅指望一紙證書而已。
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以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的有機農業在歐、美、日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開始發展。目前,世界上約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在進行有機農業生產,全球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有機農業面積超過3500萬公頃,有機生產者達140萬個。
有專家認為,發展有機農業和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是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的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在生產、加工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添加劑,不使用轉基因技術等,利于保護和修復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二是生產出的有機產品中化學農藥和肥料的殘留大大降低,認證過程中較完整的可追溯體系也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三是作為一種與國際接軌的認證制度,能夠發揮破除國際貿易壁壘、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等。
至于如何規范有機產品市場,讓行業發展更有序、健康,這也是張令玉經常思考的問題。他建議,一是要加強自律,有機產品行業成立行業協會,用協會自律的方法管理,行業成員就會相互監督;二是必須通過技術創新,制定出規范的有機產品生產操作規程,而不是現行的只有要求而沒有辦法規范。
近期,遼寧省大連市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服務中心藥品檢驗實驗室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藥品質量控制實驗室認證(以下簡稱“WHO實驗室PQ認證”),成為東北首家、全國第四家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藥品檢驗機構。據悉,通......
近日,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正式向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授牌授權測試認證實驗室。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的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成為我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際數據空間(IDS)認證評......
10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芬蘭農業和林業部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芬蘭共和國農業和林業部關于有機產品認證合作協議》,該合作協議的簽署為促進中芬雙方有機產品貿易和信息交流建......
國家認監委關于發布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等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機構指定決定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強制性產品認證機構和實驗室管理辦法》以及《國家認監委關于開展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
近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下達2025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的通知》(蘇市監科信〔2024〕163號),由國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負責申報的《電動工程車輛新型驅動電機系統關鍵技......
20世紀70年代,摻雜聚乙炔的科學發現顛覆了“塑料不能導電”的傳統認知,掀起了光電分子材料的研究熱潮,孕育了有機發光二極管電子產業,催生了有機光伏和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等前沿研究方向,并帶動了有機熱電領域......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安全風險較高、消費者關心的燃氣用具連接用軟管、燃氣緊急切斷閥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管理,自2024年10月1日起受理認證委托,2025年10月1日起強制實施。2024年第......
“嘴硬”的一方讓整起事件陷入僵局,最后若不是網絡關注凝聚起了巨大的治理力度,事件能不能得到妥善解決也未可知據新黃河報道,6月30日,吃播網紅“貪吃瑜”稱其購買了撫州某店的撫州鹵羊頭,拍攝吃播視頻過程中......
各相關認證機構:為引導和規范直接涉碳類認證活動順利開展,根據《國家認監委關于明確直接涉碳類認證規則備案要求的通知》(國認監〔2024〕3號),我委組織對各機構在國家認監委備案(2024年5月30日之前......
有機氣溶膠(OA)是大氣細顆粒物的主要組分,對空氣質量、輻射平衡和人體健康都具有重要影響。OA的組成和來源復雜,其中水溶性有機氣溶膠(WSOA)是影響OA理化性質的關鍵組分之一。然而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