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1-01 13:35 原文鏈接: 有機食品認證易造假利潤可高達500%

    南寧市一家綠色有機產品商店出售的“有機雜糧”。

      有機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機豬肉每公斤160元、有機雜糧每盒(268克)268元……近年來,一些食品包裝上紛紛標注“有機”二字,并標榜“高質高價”。這些有機食品貨真價實嗎?記者近期深入山東、廣西等地,追蹤一些有機食品產業鏈發現,隨意標注“有機”、花錢購買認證、張貼假冒認證等現象屢見不鮮。一些售價不菲的有機食品,只是披著“有機”外衣的大路貨,亟待整治。

      超市銷售
      有機食品“李鬼”多

      記者近日在山東、廣西多家超市中,隨機問20余名消費者“什么是有機食品”,回答“五花八門”:“包裝上有‘有機’二字”“標價比普通食品貴很多”“口感好、有營養、無污染”……由于認知模糊,一般消費者很難判斷有機食品的真假。

      記者在南寧市青秀區“利客隆”超市發現,“德偉有機八寶米”的包裝上稱產品“按國際有機食品通行標準生產”“無化學農藥”“無化學肥料”“無化學添加劑”“無人造色素”“無轉基因產品”,并貼了“有機認證”“有機食品”標志,但卻沒有認證單位。

      我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規定,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標注認證機構的標識或機構名稱。

      不僅如此,還有的“有機食品”認證已過期或撤銷。山東多家超市中均有銷售的“山東榮豐食用菌有限公司”生產的多種有機食用菌,外包裝上有機產品認證標志、認證機構名稱標注齊全,并且標明有機認證證書編號。但記者據此上“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查詢發現,證書截止日期顯示“2010-05-19”,證書狀態顯示“撤銷”。

      認證環節
      幾萬元叫賣證書

      根據超市提供的信息,記者聯系上一位常年在北京、山東、廣西等地做“有機食品”收購、加工、包裝的經紀人劉剛。他表示,有機食品行業之亂,關鍵是認證環節隨意性大。

      “像中綠華夏、南京國環等知名認證機構還可以,但對不少認證機構來說,你只要花兩三萬塊錢,基本就能拿下有機食品認證。”劉剛透露,交了錢,一些認證機構或中介公司會派專人幫助“搞定”申請、文件審核、實地檢查等認證全流程。

      不僅如此,因受利益驅動,有些認證機構甚至主動找加工企業花錢買有機食品認證。

      山東壽光市硯祥有機蔬菜公司就曾被“游說”。這家公司總經理張硯祥坦言:“我們公司的多個蔬菜品種通過中綠華夏有機認證后,不少認證機構就主動打電話給我,說只要交錢,最多一個月就能把沒通過認證的菜品也認證了。這不是亂套了嗎?”

      暴利驚人
      個別品種獲利甚至超過500%

      根據劉剛提供的線索,記者聯系到上海一家包裝印刷公司。在電話中,對方直言,可根據客戶要求印制“有機認證”“綠色認證”等各種標簽,也可以將“有機認證”直接印刷到包裝盒上,根據包裝材質不同單個費用從幾毛錢至幾百元不等。

      因為認證環節不規范,導致“有機食品”滿天飛,行業誠信度下降。劉剛說:“有的企業收購普通食品后,經過簡單加工包裝后,干脆直接貼上假冒有機認證標識,這樣做獲利往往翻番,個別品種甚至超過500%。”針對認證中出現的問題,記者聯系到負有監管責任的國家認監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按照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國家認監委應組織地方認證監管機構對有機產品認證,但目前有機食品監管體制還不完善,僅靠認監委一個部門很難進行“全覆蓋監管”。據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潘林青吳小康魏圣曜)

      專家觀點
      “九龍治水”搞不好有機食品

      正因有機食品生產成本高,一些生產者出于利益計算,很難嚴格按標準生產。在山東、廣西一些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個別農民坦承“為了增產,使用過違規的化肥、農藥”,也有農民坦言:“盡管有生產標準,但實際操作就靠自律,誰來監管?”

      “有機食品全程監管存在交叉或空白。”山東肥城市農業局副局長趙勝文等人表示,農業部門管生產,認監委管認證,工商部門管流通,衛生部門管餐桌,哪個部門都說得上話,但哪個部門也不是完全說了算。“哪怕只有一個部門監管缺位,也無法管好有機食品。”

      “九龍治水”搞不好有機食品,全程監管需要管理創新。專家表示,當務之急是專項整治認證領域之亂,同時重拳打擊假冒有機食品,將違規經營者逐出市場。

    相關文章

    文件廢止=標準無效?網友吵炸鍋,官方給出最新解釋

    近日,國家認監委發布關于廢止國認實〔2018〕28號文件的通知,通知中提到,為貫徹落實《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2021年4月2日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8號修改)、《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

    注意!認監委廢止國認實〔2018〕28號文件,RB/T214將不在作為CMA資質認定評審依據

    根據有關工作要求,現決定廢止《國家認監委關于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工作采用相關認證認可行業標準的通知》(國認實〔2018〕28號),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

    國家認監委發布強制性產品認證實驗室指定決定的公告

    國家認監委關于發布強制性產品認證實驗室指定決定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強制性產品認證機構和實驗室管理辦法》、《國家認監委關于開展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等產品強制性產品認證實驗室指定工作的......

    國家認監委主任蒲淳到中國檢驗檢測學會調研慰問

    2月5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蒲淳一行深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調研指導,聽取了學會第二屆理事會階段性工作總結,詳細了解推進數字化轉型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思路以及學會科學技術獎評......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3年認證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情況的通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3年認證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情況的通告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認證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共隨機抽取300家認證機構,其中40家由市場監管總局進行檢查,260......

    17家認證機構監督檢查結果通報

    近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2023年自愿性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結果的通報,檢查發現認證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減少或遺漏認證程序、認證證書內容與實際不符、認證審核人員專業能力不符合要......

    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可查詢CNAS認可的認證機構信息

    想查詢認證機構是否獲得了CNAS認可?或者想查詢獲證組織的證書上有沒有CNAS標識?從9月26日起,上述信息都可以在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查詢。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簡稱:認E云)是國......

    CNASSCXX《無損檢測人員認證機構認可方案》網上征求

    關于CNAS-SCXX《無損檢測人員認證機構認可方案》文件網上征求意見的通知相關單位和人員:為積極回應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開展無損檢測人員認證機構認證及國際互認的建議》(第2503號),盡快解決我國產......

    CNASRC03《認證機構信息通報規則》文件修訂網上公示征求

    各認證機構:近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國際認可要求的變化和獲證組織信息通報系統的升級,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為進一步規范經認可的認證機構及時、準確通報重大管理變化信息,確保認可管理......

    頒發證書無效!這4家機構非法從事認證活動

    認監委近日發布2021年第13號公告,UKAS賽寶體系認證(中國)有限公司、艾瑟標準管理體系認證有限公司、中元興國際認證(中國)有限公司、長江國際標準檢測認證中心等4家機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