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相關定義,檢驗檢測是指由依法成立的專業技術組織依據相關標準或者技術規范,利用儀器設備、環境設施等技術條件和專業技能,對產品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對象進行驗證的活動。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技術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或者標準的合格評定活動。
檢驗檢測認證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檢驗檢測認證已經融入到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是推動質量強國建設的關鍵保障,是建立和維護生產秩序、貿易秩序、社會秩序、國家秩序乃至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重要工具。
檢驗檢測認證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對推動制造業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從高中間投入成本到低中間投入成本轉型升級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保障作用。
檢驗檢測認證是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重要手段。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作為制造業的“試金石”,有助于倒逼企業注重質量品牌,提升國產制造質量水平,提高大眾對“國貨”的消費信心,形成優勝略汰的良性循環。對國際而言,隨著我國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檢驗檢測認證在供需兩端傳遞質量信號,引導各方建立和傳遞信任,用專業技術把好“出口關”,提升產品國際美譽度。
檢驗檢測認證與服務型制造密不可分,大力發展創新型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對于推動服務型制造具有重要意義。
檢驗檢測認證是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的典型模式。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是一種高新技術產業與服務業相結合的高技術服務業,能夠延伸和增容服務業的價值鏈,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是服務型制造的典型模式之一。檢驗檢測認證已經由“監督式”向“服務式”發展,從模式看,不再局限于單一確認是否合格,而是從研發設計環節就開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服務;從參與方看,除了政府、第三方機構,生產制造類的企業也在逐步開放自身資源為社會提供服務;從技術手段看,用于檢測認證的各類工具、裝備快速更新迭代,為行業提供更加智能化、精準化的技術支撐。
檢驗檢測認證是服務型制造生態建設的重要元素。檢驗檢測認證貫穿產品研發、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是國際上產品制造流通的“通用語言”,國外檢驗檢測服務業的發展實踐表明檢驗檢測服務業能夠拉動其他服務業的發展,應著力發展面向制造全過程的認證認可計量檢測等服務。
(一)國外發展及現狀
我國檢測認證行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正加速重塑產業形態。一是信息技術提升檢測認證機構數字化管理水平。第三方檢測實驗室數字化、智慧化成為必然趨勢,實驗室以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統加以控制,實現檢驗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智能管理和決策輔助支持,從而構建智能實驗室、最終實現“智慧檢測認證”。二是信息技術為檢測認證行業帶來創新發展機遇。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為檢測行業帶來了新的技術手段,將數字化工具運用到生產制造全過程,改變數據傳統數據采集方式,提升檢測效率和可信度,形成新的業務模式,為企業提供更加精細化、智能化的質量技術服務。
(一)面向制造全過程提供精準服務,建立質量提升綜合技術能力
信息化、自動化系統的應用使實驗過程記錄、儀器設備和實驗活動都在快速產生著海量、多樣的數據。比如實驗室的各種儀器、傳感器、成像設備、測序儀等各種科研儀器和裝置、模擬方法、智能終端以及各種應用等,這些都使得檢驗檢測領域被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數據”時代。利用大數據可以通過歷史數據進行相關實驗的建模和分析,配置最佳資源,有效的引導檢驗人員,從而降低實驗成本,提高檢驗檢驗實驗及科研的效率。
為滿足新形勢下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進一步規范我國檢測認證行業發展秩序,建議有關部門在“十四五”規劃發展中加強政策聯動、統一部署、分類施策。支持龍頭機構引領質量提升,對標國外先進水平,集中資源打造一批技術強、服務優、能力全的權威檢測認證機構,服務好國計民生關鍵領域;對于“小散弱”類型的檢測機構,要進行資源整合,打擊惡性競爭,提升檢測認證的科學準確性;對新增新建的檢測機構加強科學論證,減少同質化競爭,避免重復投資,造成資源浪費。
(二)強化前沿和基礎技術研究,提高檢測認證關口前移解決問題能力
加大力度支持關鍵共性質量技術研發,提升PHM(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自主創新軟件、六性協同、信息安全、綠色環保、智能制造等質量技術支撐能力。促進檢測技術和產品研制進一步融合,推動檢測機構由“看病”向“治病”轉變,將診斷、檢測向研發設計階段前移,爭取早介入、早驗證、早成熟,著力提高為企業解決質量設計、質量控制、質量改進等問題的能力,為行業提供質量可靠性整體解決方案。
(三)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和服務型制造全要素的深度融合
充分借助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技術,推動“互聯網+”、“智能檢測技術”等創新發展,提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售后維護等各環節的服務型制造水平,實現全生命周期創新要素深度融合。在設計環節,運用VR/AR技術進行需求模擬仿真,預測方案可行性及提前評估和改進產品質量,運用工業APP進行個性化設計,提高設計效率。在生產環節,運用新型傳感技術實現快速測量控制,運用機器視覺技術應用實現可視化缺陷檢測,運用遠程監控技術提升生產制造效率等。在售后環節,借助5G技術、PHM及遠程支持裝備,實現在線控制監測及遠程運維指導和技術保障。
(四)構建多層次綜合標準體系,提升我國服務型制造領域關鍵話語權
開展全方位的技術標準研制,強化服務型制造基礎標準的有效供給,提升我國服務型制造在國際上的主動權和影響力。研制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對服務型制造的安全性、基礎性、管理層面的問題進行規范;發揮制造型企業自身技術優勢,在產品核心創新技術層面制定高水平企業標準;積極開展團體標準研制,充分發揮團體標準的積極作用,加強對標準研制的跟蹤研究和創新轉化。
2月5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蒲淳一行深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調研指導,聽取了學會第二屆理事會階段性工作總結,詳細了解推進數字化轉型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思路以及學會科學技術獎評......
近日,全國石油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石油加工及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成立大會暨一屆一次全體成員大會在北京召開。工作組組長、石科院副院長趙曉敏主持會議,全國石油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秘......
2023年12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2年度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報”。截至2022年底,我國獲得資質認定和其他專業領域法定資格、資質的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共有52769家,全年實現營業......
各分支機構、會員、有關單位及專家:為進一步發揮科技群團優勢,集思廣益,群策群力,聚賢匯智,促進學科發展,形成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和助力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根據《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技術服務與咨詢專家智庫管......
1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認監委)在北京召開2024年全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會議。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
2024年1月10日,奧影正式入駐國家模具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雙方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并攜手共建大灣區X射線工業CT聯合創新實驗室。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技術研發、市場應用、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
2023年,錦州市市場監管局按照遼寧省市場監管局印發的認可與檢驗檢測工作要點,結合錦州發展實際,積極履行工作職能,全面加強檢驗檢測機構監管,不斷強化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建設,發揮檢驗檢測引領作用,促進經濟......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金融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印發《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以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現產品高質量、企業現代化、產業高端化......
江蘇大橡木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深耕實驗室建設領域15年的領先服務商,以其卓越的專業度、豐富的項目經驗和先進的規劃設計理念,贏得了檢測檢驗機構和科研機構的廣泛認可。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領域的實驗室建設具有高度......
2023年12月16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在上海天美公司會議室舉辦研討會,旨在從相關標準和應用方面展開研討,進一步推動測試裝備的自主創新。會議現場為了確保研討會的質量和深度,分會特邀請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