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業廳消息,目前已出臺《云南濕地生態監測規劃(2015—2025 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未來10年,將擬投資13806.84 萬元,建設32個濕地生態建設站(點)覆蓋六大濕地生態區輻射16個州市,掌握全省濕地資源消長變化、生態特征及其生態演變過程,為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決策依據。今后,想知道濕地里有多少魚問問監測站(點)就知道了。
濕地生態監測數據缺失 影響濕地資源有效管理
Why
規劃:掌握全省濕地資源消長變化、生態特征及其生態演變過程,為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決策依據。
云南濕地地處六大國際國內河流的源頭或上游,具有巨大的儲水功能,是“中華水塔”和“亞洲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世界生物基因庫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云南的濕地的保護與資源合理利用倍受國內外的關注。
通過濕地生態監測,客觀掌握人為干擾下濕地資源消長特征,科學評估濕地生態承載力及其演變途徑、規律,能為濕地保護策略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同時也可為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關鍵技術及其發展模式。
云南省濕地類型多樣,濕地分布地域性突出,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突出,導致當前濕地面積萎縮、濕地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對濕地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管理難度大。當前制約濕地管理水平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對全省濕地資源動態掌握不足,多數關鍵濕地區域生態監測數據缺失,缺乏關鍵性的基礎數據,直接影響濕地資源有效管理與保護決策。
目前,已建成能基本滿足濕地生態監測需求的監測站僅有大山包、拉市海、碧塔海國際重要濕地3處; 滇池生態定位站、洱源西湖和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監測站正在建設中。對于地處生態敏感區的眾多重要濕地,特別是沼澤、沼澤化草甸、湖泊等生態監測尚空缺,監測站、點布局不合理, 監測結果不能反映全省情況。
另外,已建成的監測站、點基礎設施設備建設相對滯后——除4個國際重要濕地、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濕地公園擁有一定的監測基礎設施、設備外,其他相關濕地生態區未建立濕地生態監測基礎設施,未配備相應的監測設備,適應不了監測工作要求。
六大濕地生態區 輻射16個州市
How
規劃:科學布局云南省濕地生態監測網絡,建成省濕地生態監測研究中心 1個,濕地生態監測站12個、濕地生態監測點20個。
《規劃》提出,科學布局云南省濕地生態監測網絡,建成省濕地生態監測研究中心1個,濕地生態監測站12個、濕地生態監測點20個。其中,2015—2020 年,依托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基礎,完成滇池、丘北普者黑等12個濕地生態監測站建設,以及納帕海、瀘沽湖、會澤黑頸鶴棲息區濕地等3個濕地生態監測點的建設。
2021—2025年,完成17個新建濕地生態監測點建設。通過科學布局,形成省濕地生態監測研究中心、監測站為主,監測點為輔的濕地生態監測網絡。
《規劃》提出,將構建省濕地生態監測研究中心、區域監測站點的全省濕地監測網絡,優先布局滇西滇西北、滇東北、滇中和滇東區域。建立省濕地生態監測研究中心1個,負責全省濕地資源動態監測、各監測站點數據匯總與評估、指導和規范全省濕地生態監測等。
此外,省濕地生態監測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建設,監測站則依托碧塔海、拉市海、大山包國際重要濕地,沾益海峰、騰沖北海自然保護區,洱源西湖、普者黑、哈尼梯田國家濕地公園,滇池、撫仙湖、洱海區域范圍內,普洱市范圍內選擇合適地點建設 12個濕地生態監測站。
監測點則是依托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白馬雪山、高黎貢山(保山和怒江)、哀牢山(楚雄)、云龍天池、會澤黑頸鶴、劍湖、瀘沽湖、巧家馬樹、勐梭龍潭、尋甸黑頸鶴等各級自然保護區,麗江老君山國家公園,長橋海、鶴慶草海、異龍湖、杞麓湖國家濕地公園,以及在西雙版納州、德宏州、臨滄市范圍內選擇合適地點建設監測點。
《規劃》指出,監測站、點首先需覆蓋全省六大濕地生態區,各區應選取具有區域特點的代表性濕地開展建設。監測站、點輻射全省16個州市,基本滿足對全省不同空間區域和不同海拔、經濟社會條件下濕地生態狀況的監測,了解掌握全省濕地生態狀況和動態變化。
以六大濕地生態區
特色為監測重點
What
規劃:滇西滇西北濕地生態監測站點輻射行政區域包括大理州、麗江市、怒江州和迪慶州,是國際重要濕地集中分布區,為國內外生物多樣性和特有性保護的熱點區域。
《規劃》明確,滇西滇西北濕地生態監測站點輻射行政區域包括大理州、麗江市、怒江州和迪慶州,是國際重要濕地集中分布區,為國內外生物多樣性和特有性保護的熱點區域。該區濕地水禽種類和數量居全省之首,黑鸛、黑頸鶴、中華秋沙鴨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以及斑頭雁、紫水雞等水禽備受社會關注。
此外,特有種集中,高寒水韭、茈碧蓮等野生植物分布于該區域,海菜花分布集中。因此,在滇西滇西北建立濕地生態監測站4個、監測點8個,重點監測典型濕地生態系統、濕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和特有物種(優先區域)。
云南濕地概貌
1.47%
目前,云南8公頃以上的濕地面積總和約56.35 萬公頃, 占國土面積的1.47%。
6
由于云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受地形、地貌、氣候等綜合影響,全省形成了滇西滇西北、滇東北、滇中和滇東、滇東南、滇南、滇西南等六大濕地生態區。
20個
《規劃》提出,科學布局云南省濕地生態監測網絡,建成省濕地生態監測研究中心1個,濕地生態監測站 12個、濕地生態監測點20個。
云南省
濕地監測
網絡體系布局
滇東北
輻射:昭通市、曲靖市
檢測站:大山包、沾益海峰
檢測點:會澤黑頸鶴棲息區、巧家馬樹
滇中和滇東
輻射:昆明市、楚雄市、玉溪市
檢測站:滇池、撫仙湖
監測點:哀牢山、杞麓湖、尋甸黑頸鶴棲息區
滇東南
輻射:紅河州、文山州
監測站:丘北普者黑、哈尼梯田
監測點:長橋海、異龍湖
滇南
輻射: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
監測站:普洱市
監測點:勐梭龍潭、西雙版納州、臨滄市
滇西南
輻射:德宏州、保山市
監測站:騰沖北海
監測點:高黎貢山、德宏州
滇西滇西北
輻射:大理州、麗江市、怒江州、迪慶州
檢測站:碧塔海、拉市海、洱海、洱源西湖
檢測點:納帕海、白馬雪山、高黎貢山、瀘沽湖、云龍天池、劍湖、麗江老君山、鶴慶草海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一級巡視員程良10日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中國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與發展”論壇上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國家濕地公園總數達901處,有效保護了240萬公頃濕地。據介......
11月5日,《濕地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即將在武漢和日內瓦開幕。世界濕地大會在中國召開,跟中國這些年持續投入保護環境和濕地生態不斷改善密不可分。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保護力度,......
關于印發《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
名稱行政復議決定書(荔興綠色生態公司不服我部信息公開告知案)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25分類環境標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10-27文號環法〔2022〕48號主題詞行政......
國科發社〔2022〕238號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氣象局林草局關于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生態環境廳(局)、住房......
如果你在野外或者公園等地見到成片的大黃花,一定要上報!據四川電視臺報道,近日市民金女士向記者反映稱自己10月16日在成都繞城(高速)邊上看到了類似于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植物。10月29日中午,該問題被反映......
關于印發《生態環境衛星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21分類生態環境監測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0-26文號環辦監測〔......
10月26日,湖南洞庭湖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下稱“洞庭湖站”)大通湖分站在湖南益陽市大通湖區揭牌成立。該分站依托大通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和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通湖分局建立。始......
10月26日,湖南洞庭湖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下稱“洞庭湖站”)大通湖分站在湖南益陽市大通湖區揭牌成立。該分站依托大通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和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通湖分局建立。始......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中國碳衛星(TanSat)研究團隊聯合芬蘭氣象研究所團隊,最近首次利用中國碳衛星觀測定量識別和計算城市碳排放,這也是中國碳衛星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