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人機大戰阿爾法狗贏了,在醫療健康領域引起熱議。當今醫療領域里,機器人照護、達芬奇機器人等尚需要通過人類指令進行操作;未來,機器人醫生會否有一天如阿爾法狗一樣,只要注入人類思維數據和指令,便能完成診療所有環節,他們會不會搶走醫生的飯碗?
人工智能應用最早源于醫療
人工智能的最早應用,恰恰發生在醫療領域。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童維勤介紹:幾年前,人工智能通過儲存老中醫望聞問切的豐富經驗,運用精確推理法則,實現輔助決策中醫診療的作用,發明出“中醫四診儀”。近年來,達芬奇機器人可謂紅火。長征醫院教授、瑞慈醫療集團首席醫療官繆曉輝說,達芬奇機器人與阿爾法狗相比尚有一段距離,仍聽命于人類醫生發布指令,但其優勢已顯見,在人手無法抵達的胸腔、盆腔角角落落,機械臂可游刃有余操作。因此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開刀機器人,在識別血管神經、判斷術中應用多少電流等具體環節時,將比人類醫生更精準、更細致。
機器人照護也成為關注焦點。業內專家說,機器人進入老人家庭照護系統指日可待;預計未來三至五年,老年患者將可通過機器人來實現護理、監測數據、實施向醫生護士匯報等。類似的功能,還可延展至重癥監護等多個領域,取代諸多醫生護士目前的操作領域。
機器人醫生很可能勝過人類
阿爾法狗已突破簡單的輸入指令、完成指令,還同時具備分析應變、思考能力,這為未來機器人醫生的誕生帶來無限遐想與提示。
童維勤說,阿爾法狗能模仿人類思維,在基于規則的前提下,可判斷下一步如何贏棋,這意味著人工智能有了人類認知。具有這種功能的人工智能,或將給診療帶來顛覆性改觀。這使得不少醫生感覺“興奮又可怕”,擔憂今后醫生職業是否會消亡。
機器人醫生的能力,很可能比人類醫生更勝一籌。繆曉輝說,即使再有經驗的醫生在面對罕見病或疑難雜癥時,也必須查閱大量資料文獻,這一過程最快也要1至3天;但對不知疲倦、有海量記憶功能的機器人來說,這并不是什么難題。機器人+互聯網,聯通所有數據庫及頂級專家診療指南,輕松實現最快速度診斷疾病。僅這一優勢,便能讓人類醫生目瞪口呆。
臨床醫生服務功能將會升華
李世石“凌空一挖”,令阿爾法狗的運算似乎出現了BUG。童維勤坦言,這代表人類有靈感、有創造力,而機器仍是冷冰冰的思維,這也正是目前人類與人工智能的本質區別。
人類醫生看病會誤診,機器人醫生同樣無法繞過這一關。一位長期從事醫療計算機的專家說,只要關乎人類的診療,便涉及診斷可靠性、法律法規及倫理的定義。以讀心電圖為例,人類醫生讀圖存在少量誤診率,患者可以接受;機器人醫生讀圖,需要跟進標準驗證,有了標準就勢必會有誤診率。
其實當機器出現在臨床時,醫生職業將被取代的質疑聲就不絕于耳。十幾年前,普外科醫生觸診甲狀腺是必修功課,隨著超聲技術普及,醫生觸診功能被大幅替代,但操作機器的還是人。專家認為,人工智能持續進展,人類所提供的服務功能也在升華。展望未來數十年,找機器人醫生輔助診斷疾病、開藥配方,找人類醫生看病尋求心理慰藉和身心支持,又有誰敢說不可能呢?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仿生機器人與設計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可重新配置的工作空間柔性(RWS)機器人抓手,其可舀、揀和抓各種物品。RWS抓手的全面自適應功能使其在物流和食品行業特別有用,......
美國研究人員在探索一種新的機器人訓練方法時發現,對工具的語言描述可以促使模擬機器人加速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這意味著,在人工智能訓練期間,提供更豐富的信息可以使自主機器人更加適應新情況,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
最近,在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科研助理教授林海松擔任第一作者的 Nature 論文中,他和合作者利用名為Ferrobot的微型鐵磁機器人,實現了自動化的快速群組病毒檢測,可使檢測試劑成......
近日,ABB在中國上海康橋正式開設了ABB公司最先進、全自動化和靈活的機器人工廠。67000米2生產和研究設施代表了ABB1.5億美元(11億人民幣)的投資,將部署該公司的數字和自動化技術來制造下一代......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有望在2023年塑造世界面貌的8大科技趨勢。人工智能無處不在2023年,人工智能進一步滲透于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企業可以利用無代碼人工智能創造更智能......
以色列的科學家們創造了第一個旨在對抗癌癥的納米機器人抗體,首次人體試驗將很快開始,將確定這些抗體的效果如何。這些特殊抗體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們被編程來決定腫瘤周圍的細胞是"壞"還是&......
近日,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和腦科學與教育創新研究院教授蒯曙光團隊利用虛擬現實結合計算建模方法,巧妙地對人類社會行走行為進行了量化,并進一步設計出基于人類行為特性的算法,顯著提升了機器人的擬人......
人造微納米機器人(又稱微納米馬達)是一種介于微納米尺度的智能動力裝置,能將外部環境能量轉化為自身運動動能,在靶向藥物輸送、精準醫療、生物傳感和環境修復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最大優勢在于可將眾多外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97.shtm科技日報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西蒙弗雷澤大學和喬......
韓國機械與材料研究所宣布,它已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能夠進行所有抓取動作的抓手,其靈感來自象鼻。具體來說,它是模仿大象用鼻尖捏住并撿起小物體,或通過象鼻深深吸入空氣來抓住大物體。這種象鼻抓手,可利用其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