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母體深處的胚胎發育過程是大自然最大的秘密之一,現在,科學家為了解這個秘密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他們首次在不需要精子或卵子的情況下,利用干細胞制造出人造小鼠胚胎,并使用一種創新的生物反應器培育該胚胎,使其成功在子宮外生長。
沒有參與此項工作的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干細胞生物學家Niels Geijsen指出,模擬胚胎發育出的結構與真實胚胎相匹配,并且“在細胞水平上極其相似,即正確的細胞在正確的時間出現”。
8月1日,《細胞》雜志報道了這一成果,這將使生物學家能夠更深入地研究發育機制,更好地了解出生缺陷。該團隊領導者、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干細胞生物學家Jacob Hanna表示,接下來,他希望對類似的人類干細胞進行同樣的研究。
此前,研究人員已經用由多種小鼠或人類干細胞制成的胚胎模擬體,重現了早期發育的部分過程,包括胚胎干細胞,它們來自正常胚胎,可以形成人體的所有組織。他們還模仿了囊胚,即植入子宮的簡單發育階段,并在胚胎變成多層時重建了原腸胚。然而,這些模擬胚胎最終卻遇到了發育障礙——它們的細胞開始分化,但不能合成器官。
其中一個障礙是如何讓人造胚胎存活數天以上。去年,Hanna和同事公布了一項培育過程,使得他們在母體外培育標準小鼠胚胎的時間達到創紀錄的11天(一般小鼠的妊娠期約為20天)。關鍵步驟包括將胚胎放入裝有類似摩天輪裝置的培養箱中,該裝置可在裝滿營養素和生長因子的液體瓶中旋轉胚胎,使得研究小組能夠精確控制生長條件,如氧氣水平。
然而,這些胚胎來自小鼠的受精卵。為了確定同樣的過程是否能讓干細胞轉化為成熟胚胎,Hanna團隊又將基本的小鼠胚胎干細胞與經過基因改造的胚胎干細胞譜系混合,使其在胚胎外產生支持生長的組織。研究小組在培養皿上培養細胞第5天后,將其轉移到旋轉瓶中。
到了第8天,這些“胚狀體”與8.5天的自然胚胎非常相似——擁有跳動的心臟、明顯的頭尾軸、形成骨骼肌的塊狀部分、發育中的大腦、脊髓及其他器官。Hanna說,他們還測量了超過4萬個類胚胎細胞的基因活性,發現所有預期的細胞類型都位于正確的位置。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細胞生物學家吳軍(音)說,“這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證明了單獨的胚胎干細胞可以在體外完全生成包含所有早期器官的完整胚胎樣結構。”
由于未知原因,這些人造胚胎在發育8天后停止了生長。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的干細胞生物學家Nicolas Rivron說,盡管如此,干細胞來源的胚胎在研究中仍比普通小鼠胚胎更具優勢,因為干細胞數量更多,科學家就更容易掌控。
目前,制造模擬胚胎的程序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失敗了,形成模擬胚胎的初始細胞聚集不到1%。但是,Hanna指出,“這項技術的優點在于,我們可以一次批量生產數百萬個聚合體。”
用人類胚胎干細胞達到同樣的效果,可能會避免人類胚胎研究中的一些爭議。“這為胚胎的使用提供了倫理和技術上的替代方案。”Rivron說。
Hanna與他人聯合創辦了一家公司,將研究這種方法是否適用于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這些干細胞來源于成人細胞而非胚胎。胚胎中的細胞和組織釋放調控其相鄰細胞正確發育的因子。因此,首先將干細胞培育成人工胚胎可能會提供一種更好的方法,以產生可移植用于治療人類疾病的細胞類型。Hanna說,這“更符合生理規律”。
科技部網站7月8日消息,為規范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行為,促進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健康發展,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醫學倫理分委員會研究編制了《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倫理指引》,供相關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參考使用。以下......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吳珍芳團隊在妊娠早期母胎互作調控豬胚胎著床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豬胚胎著床過程中胚胎與母體子宮內膜細胞組分變化、基因時空表達規律以及母胎信號傳導新機制。相關成果......
編譯|杜珊妮王兆昱在通常情況下,若要繪制包含生物體所有細胞類型的圖譜,需要大規模的跨國合作和龐大的預算經費。然而,事情也有例外。據《自然》網站近日報道,3名研究人員主導,僅在1年內就以很低的成本,干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技術,可以定量確定斑馬魚胚胎中發生的基因活性變化,這些變化是對關鍵基因的特定編輯做出的反應。這種方法可以定量確定數千個胚胎中數百萬個細胞在發育過......
現有許多熒光標記活細胞的方法都涉及對細胞的基因修飾,因此不適用于研究人類活胚胎。而在最新發表于《細胞》(Cell)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一種無需基因修飾的熒光染色技術,并首次捕捉到了分辨率達細胞......
以色列一家生殖科技公司日前研發出一種人工智能(AI)優選胚胎技術,可有效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2日報道稱,該技術通過AI軟件對體外受孕的胚胎進行篩選,從而提高胚胎移植后的著床成功率。這......
生物活著的每一秒,心臟都在跳動。構成心臟的心肌細胞是當之無愧的耐力型選手,它們通過收縮使心臟跳動。此前的研究發現,胚胎心肌細胞主要靠燃燒葡萄糖和乳酸獲得能量。一旦成熟,它們就轉為依靠燃燒脂肪酸(脂肪的......
2023年5月11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細胞》雜志在線發表封面文章。他們建立了一個可支持食蟹猴胚胎體外發育至受精后25天的3D長時程培養......
胎生,或生下活的幼仔的能力通常與哺乳動物有關。然而,這種繁殖方式在各種脊椎動物中已經進化了多次,有150多次單獨出現。這包括爬行動物中的100多例,骨魚中的13例,軟骨魚中的9例,兩棲動物中的8例,以......
人類干細胞來源的囊胚顯示出與正常囊胚相似的形態和細胞譜系。然而,研究它們的發展潛力的能力是有限的。2023年4月6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劉真、孫強及和清華大學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