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Dot-ELISA試驗
免疫斑點試驗(Dot-ELISA)是以硝酸纖維素膜或醋酸纖維素膜為固相載體,進行抗原抗體反應的免疫檢測手段。該法采用不溶性底物(如DAB,或4-氯萘酚或AgNO3等),其與相應標記物(HRP、AP、膠體金)作用形成不溶性產物,呈現斑點狀著色,從而易于判定結果。根據所用的標記物不同,可分為HRP
免疫斑點試驗、AP免疫斑點試驗和免疫金銀斑點法等。其操作步驟大致如下:
a、將抗原液2-5ul點加于纖維素膜上,室溫37℃干燥。
b、將纖維膜浸入封閉液中,37℃ 30分鐘。
c、用洗滌液洗2次,吸干后加待檢McAb樣品,37℃ 1小時;用洗滌液振蕩洗滌三次,每次5分鐘,加HRP或AP或膠體金標記的抗鼠Ig抗體,37℃作用30分鐘。
d、同法洗滌,吸干,用新配的相應底物溶液顯色,然后水洗終止反應,觀察結果。
⑧免疫組化染色法
該法主要用于檢測針對細胞抗原成分的McAb,常用的方法是間接免疫過氧化物酶試驗(IIP,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及APAAP技術。其結果用光鏡或倒置顯微鏡檢查。
(2)免疫熒光技術
免疫熒光技術可用于多種抗原的雜交瘤抗體檢測,如細胞性抗原(包括細菌和動物細胞)、感染細胞中的病毒抗原和膜抗原等。其操作簡單、敏感性高,可直接觀察抗原定位等優點,在McAb的篩選與鑒定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①器材和試劑
a、供檢測抗體用的抗原制備?固定細胞片或板,活細胞懸液。
b、PBS(PH7.2,0.01mol/L)
c、待檢的McAb樣品。
d、冷丙酮
e、FITC(異硫氰酸熒光素)或TRITC(四甲基異硫氰酸羅丹明熒光素)標記的抗鼠Ig抗體等
f、熒光顯微鏡,磁力攪拌器,離心機,水浴箱等。
②間接免疫熒光法
a、固定細胞片的制備:生長在蓋片上的細胞(接種或未接種病毒),可直接收獲蓋片,在PBS中洗滌,用4℃丙酮固定10分鐘,空氣干燥,置密封容器于-20℃保存備用;單細胞懸液可在蓋片上制成涂片,固定方法同上。
細胞涂片的制備:將10ul細菌懸液(1×108個/ml)涂抹7×21mm蓋片上,自然干燥后,用-20℃丙酮固定10-15分鐘,于-20℃保存備用。
b、蓋片在去離子水中濕潤后置架上滴加10-20ul雜交瘤上清或其他待檢樣品;設立陽性、陰性對照;置37℃水浴孵育0.5-1小時。
c、取出蓋片置PBS中用磁力攪拌器洗滌15分鐘。
d、蓋片置架上,滴加工作濃度的抗鼠Ig的熒光抗體10-20ul,37℃孵育0.5-1小時。
e、同法洗滌15分鐘;取出蓋片,用延緩熒光碎滅的封載劑(如緩沖甘油,9份甘油加1份PBS)封于干凈載玻片上。
f、光顯微鏡上觀察,陽性結果可見特異性熒光(FITC為黃綠色熒光,TRITC為桔紅色熒光)。
g、細胞固定片的制備,也可改在培養板孔中進行,其余步驟同上,在觀察結果時,將培養板翻轉置于熒光顯微鏡下,判斷標準不變。
③細胞的膜熒光染色
完整的活細胞的細胞膜,抗體不能透過。如果細胞在4℃操作,則熒光染色僅限于細胞膜。必須注意死細胞常以非特異性方式吸附大量熒光抗體,因此試驗過程中要保證細胞的高活力。活細胞的膜熒光染色大致步驟如下:
a、制備活性較好的細胞懸液,調節濃度至107個/ml。
b、在小試管(5×50mm)中加入100ul細胞懸液,再加入100ul待檢McAb的樣品,混勻,4℃作用30-90分鐘。
c、用洗滌液(PBS 900ml,小牛血清50ml,4%NaN3 50ml)洗二次,每次加洗滌液1-5ml,1000r/min離心5分鐘,棄上清。加入100ul熒光抗體,4℃作用30-90分鐘。
d、同法洗滌,將細胞重新懸于20-30ul含10%甘油和10-100ug苯二胺/ml的溶液中;滴加于載玻片上,加蓋片封載。
e、立即在熒光顯微鏡上檢查。
f、細胞也可在染色后用1%多聚甲醛生理鹽水固定,立即檢查,或至少在4℃可保存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