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氣候會議召開在即,加拿大在去年德班氣候大會時宣布退出《京都協定書》,而美國不承諾《京都協定書》,那么經過這一年來的發展發達國家態勢是否有所緩和?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主任、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11月26日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間時表示,加拿大的態度還是有點緩和,現在來看,《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能否實現則主要看日加俄三國的態度。如果他們都支持,那么第二承諾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
李俊峰表示,雖然現在《京都議定書》還是堅持共同的責任,但是現在出現了一種呼聲。就是不僅僅是發達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像類似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南非、巴西這樣的排放大國也應該履行自己的一些義務,這是德班平臺要做出一致性安排的一個情況變換的形式。所以說這些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是根據變換的形式在不斷的調整自己談判的策略,包括美國和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內都是如此。
“前一段時間菲律賓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簽署了共同維護歐洲的碳市場的一個協議,就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參加歐洲的碳市場,從這一點來說加拿大態度上是有所緩和的。現在來看,今年是《京都協定書》決定它結束還是延續的關鍵一年,還是看三個國家的態度,即日本、加拿大和俄羅斯。三國如果繼續支持《京都協定書》,有第二承諾期的話,那么第二承諾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就可以完成這個談判。”李俊峰補充說。
那么會不會有其他國家宣布退出呢?對此,李俊峰表示應該不會。李俊峰說:“現在40多年的時間了,氣候變化談判中已經形成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東西,唯一的一個就是《京都協定書》。而且《京都協定書》確確實實為減排作出了一些指定型的安排,并且有了一定的實踐,我想大家不會輕易放棄這么一個成果,包括我們中國。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在出席新聞發布會時也希望有個全面平衡的解決方案,希望《京都協定書》要有一個完美的答卷,有一個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