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2-18 12:08 原文鏈接: 李蘭娟院士:最怕的不是病人多,而是漏了病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17日在武漢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只要把傳染源100%找出來且有效控制、對已發現病人采取針對性治療、把感染者進行隔離,感染人數就應該會降下去、外界就是安全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除湖北以外各省,我認為(疫情形勢)逐漸出現了好轉。”李蘭娟說,湖北及武漢當前采取了非常有力的措施。中央提出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武漢市部署落實5個“百分之百”舉措。隨著這些措施的落實到位,武漢的疫情也會慢慢控制下來。

      湖北省在將臨床診斷病例納入確診病例后,重癥患者人數出現一定程度上升。李蘭娟認為,“目前還有相當數量的重癥、危重癥的患者群體”確實是武漢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我們看到有些病人病情進入晚期,多器官功能出現衰竭,這給挽救增加了很大難度。”

      她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將血液凈化、血漿治療、微生態平衡等內容寫入其中。呼吸機、血液凈化系統正確運用,細胞因子風暴早期應對,這些方法得當將大大降低病患從重癥發展到危重癥的概率,新冠肺炎病死率也會隨之下降。

      近期受訪,李蘭娟曾多次提及“四抗二平衡”治療方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據報道,她與團隊所援助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此前已有多名危重癥患者轉出重癥監護室。

      她向記者表示,團隊在該醫院治療了10多例重癥、危重癥病人,顯示了“四抗二平衡”方案的作用,相關數據仍在統計分析中。

      所謂“四抗二平衡”是李蘭娟團隊應對H7N9疫情時總結出的一套治療方案。“四抗”指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癥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繼發感染,“二平衡”則為水電解酸堿平衡與微生態平衡。

      李蘭娟提到,盡早抗病毒治療可減少輕中癥患者發展成為重癥、危重癥的風險,過去應對其他疫情時曾統計,早一天抗病毒治療,重癥發生率可降低12%、病死率下降13%。抗低氧血癥、抗休克最有效的辦法是應用人工肝血液凈化系統,快速有效地清除炎癥因子。

      “新冠肺炎也有細胞因子風暴,‘四抗二平衡’應用是有價值的。”她指出,“武漢一些病患細胞因子(指標)高到1000多、2000多。細胞因子風暴發生,此時僅靠藥物難以阻擋,使用人工肝治療方法可以很快地降低指標。我們治療了一些病人,阻斷風暴、消除一些細胞因子,(對于減輕)肺部損害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針對近日引起熱議的血漿治療,她表示,這是目前新提出的方法之一,但對捐獻者的要求較復雜,相關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抗擊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目前均在臨床試驗中,從實驗室數據和臨床研究看有一些藥物是有效果的。“這些對早期的抗病毒治療非常重要,這里面也包括了中醫中藥。”

      李蘭娟團隊近日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她指,新冠肺炎主要還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人與人密切接觸、近距離接觸時容易傳染。至于糞便中所發現的病毒到了空氣、環境中以及糞便污水處理中是否會導致傳播,這塊工作還需要做深入研究。

      浙江省17日召開的發布會宣布,截至目前省內無死亡病例、無醫護人員感染、無復工導致的新增病例。

      李蘭娟對此說,浙江應對H7N9積累了豐富經驗,“四抗二平衡”真正得到了落實并取得效果。該省將大數據運用到流行病、傳染病的發現和控制中來,對抗擊疫情發揮了大作用,做到有序返城、有度隔離、有限復工。

    相關文章

    不超過45周歲,第十一屆樹蘭醫學獎啟動

    樹蘭醫學獎是由鄭樹森院士和李蘭娟院士發起,聯袂社會各界人士共同設立的,旨在發展醫學教育、扶植新秀、獎掖群賢,進一步推動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從而促使我國醫學科學技術早日躋身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國工程院......

    上海免疫與感染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月2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開展學術交流。上海免疫與感染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此次,雙方圍......

    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41種藥品采購成功

    近日,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有41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182億元。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藥企業積極參與本次集采,26......

    新抗真菌分子對多種感染有效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真菌分子,其似乎對多種真菌感染有效,且對人體細胞無毒,有望成為一種新的突破性方法治療真菌感染。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天然產品雜志》。真菌感染每年導致數千名美國......

    東亞人易感長新冠!全球首個全基因組測序找到易感基因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

    北京市發現兩例猴痘病例

    近日我市醫療機構報告兩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兩名病例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病例發現后市、區衛健疾控部門迅速開展了流調溯源、醫療救治等工作。目前兩病......

    XBB已成國內新冠主要流行株!感染者如何合理就醫

    當前,XBB系列變異株已成為我國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日前有香港當地媒體報道稱,當地公立醫院求診人數飆升,有醫院等候時間超過8個小時且大部分是因為新冠,也有診所急診量較五一前翻了一倍。為了應對社區產生的......

    遠離結核病這些人群感染風險更高需加強預防

    3月24日是第28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你我共同努力終結結核流行”。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結核病患者數量整體平穩下降,但是在世界上仍然屬于發病率較高國家,防治工作依舊嚴峻。結核病是由結核桿......

    美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數持續上升令人擔憂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日前發布公報說,美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數每年持續上升,其中2020至2021年在醫療保健機構以“驚人速度”傳播。這種病菌對多種抗真菌藥物具有耐藥性,已成為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美疾控......

    一半中國人都有的幽門螺桿菌竟可能促進阿爾茨海默病!

    近年來,感染與阿爾茨海默病(AD)的關系逐漸引起大家的關注,尤其是消化道中的病原體[1,2]。幽門螺桿菌(HP)作為胃腸道“知名度最高”的細菌,其感染也與患AD風險增加有關[3]。然而,HP感染與AD......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