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前我國太陽能光催化領域面臨的最核心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李燦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何提高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效率,并將整個轉化的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是當前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然,二者是相關聯的。”李燦認為,只有解決上述問題,我國的太陽能光催化才能參與到激烈的國際能源技術競爭中。“大力考慮目前的環境成本,甚至比‘奪取’基于化石資源的技術‘高地’更重要。”
開發高效太陽能轉換光催化材料體系,已成為國際材料領域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和環境污染問題所進行的重大科學探索。李燦表示,我國未來亟須攻關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廉價寬光譜光電材料合成、高效率光電分離策略設計及高效光催化劑的發展等。
只有具備核心競爭力,我國的太陽能光催化才能在國際上真正立足。當前,我國主要依賴化石資源,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壓力巨大。李燦認為,太陽能光催化作為對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技術,其分解水制氫和二氧化碳轉化,有望對我國能源和環境帶來顛覆性變革。
“只有大規模利用太陽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李燦表示,我國是國際上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發展太陽能科學利用技術,對可持續發展有巨大價值。同時,太陽能在我國擁有寬廣的潛在應用市場,一旦形成產業,必將引領國際。
北京時間2023年7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題為《原位光催化增強熱氧化還原電池實現同時產電產氫》(Insituphoto......
可燃冰是一種潛在的儲備能源,其中甲烷占據了很大比例。然而,當前的可燃冰開采存在甲烷氣體的儲存和運輸難題,限制了其有效利用。因此,在海上條件下尋找一種將甲烷轉化為液態產品的新技術至關重要。同時,甲基鹵化......
近日,大連化物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研究組(1824組)卿光焱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種超精準內毒素分離材料。該團隊通過“量體裁衣”的材料設計理念,提出了一種基于噬菌體展示篩選和血液相容性肽......
光合作用為生命提供了物質和能量基礎。模擬自然發展人工光合系統,通過“零碳循環”途徑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并儲存,是緩解能源危機和碳排放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天然光合系統產生的能量需供給諸多生命過程,其催......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給了我們啟發。光合作用的本質是能量固定的過程。以人工方法實現光合作用的研究持續了很多年,有光催化、電催化、熱催化、酶催化等技術路線。這些研究正朝著不斷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實現規模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峰團隊與大連理工大學研究員王敏團隊合作,受邀在《化學研究評述》上發表了生物質光催化轉化制備合成氣的綜述文章。該綜述系統總結了王峰團隊在生物質光催化轉化制備合成......
近日,大連化物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研究組(1824組)卿光焱研究員團隊設計并制備了一種用于汗液中鈣離子傳感的可持續、不溶性和手性光子纖維素納米晶體貼片。該研究為纖維素納米晶(CNC)......
氫負離子(H-)具有強還原性及高氧化還原電勢等特點,是頗具潛力的氫載體和能量載體。氫負離子導體是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優異氫負離子傳導能力的材料,在氫負離子電池、燃料電池、電化學轉化池、膜反應器、氫傳感器等......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呂剛課題組與電子科技大學、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合作,設計出一種新型等離激元復合材料,作為高效且穩定的析氫光催化劑,獲得的周轉頻率高達每小時4650。該方法還有望應用于二氧化碳還原、固......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劉健團隊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張西旺團隊合作,在人工光合成過氧化氫(H2O2)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