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海表示,從本次發布的23個學科的進展情況看,呈現出以下四個發展趨勢:
第一,交叉融合是學科發展的歷史必然。學科與學科之間、科學與技術之間、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交叉、滲透、融合,成為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二,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需求是學科發展的原始動力。瞄準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重視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產業進步的結合,有助于找準和凝練重大科技課題,提高各學科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以此切實促進學科的快速發展。
第三,強化基礎研究是學科發展的戰略關鍵。加強基礎研究對于提升各學科的原始創新能力和長遠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相關學科基礎研究的重要進展對學科創新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四,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是學科發展的智力支撐。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把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優化創新人才的培養體制和機制,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造就高水平、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團隊,能夠為學科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
針對未來學科發展,李靜海也提出三點思考:一是要重視超前研究學科發展演化規律,二是要以問題為導向促進學科交叉融合,三是要對知識體系深入分析以推進學科變革。
5月24日,湖南中醫藥大學建校9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首屆湖湘藥理學前沿高峰論壇暨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湖南活動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召開。論壇現場。王昊昊攝來自杭州醫學院、中山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福建......
4月23日,《綠色與智能礦業工程(英文)》創刊發布會在北京舉辦。該活動由北京科技大學期刊中心和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主辦。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期刊創刊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峰,顧問委員、中國工程院院......
4月19日,四川農業大學教工部、動科學院、理學院在成都校區聯合舉辦了“學科交叉融合,碰撞思想火花”學術沙龍暨青年教師發展座談會。座談會現場 四川農大供圖座談環節,與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高校是優勢創新人才匯集地、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科技創新成果集聚地,要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關鍵引擎作用,......
4月6日,湖南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成立典禮在湖南大學大禮堂舉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長沙市政府市長周海兵,湖南大學黨委書記、校友總會名譽會長鄧衛出席典禮并講話,湖南大學校長、校友總會會長段獻忠為湖南......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林草局六部門日前聯合發布支持內蒙古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內......
在近日愛思唯爾發布的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馬立峰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崔志華再次上榜。據悉,愛思唯爾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主要采用全球權威的引文與索......
質量管理創新是產品和服務持續改進的重要路徑,每一次產品革新、服務提升都會伴隨著管理創新成果的輸出,管理創新是技術革新、產品開發、服務提升的基礎。通過建立質量褒獎制度,樹立質量管理創新標桿,促進質量持續......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24日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李強表示,本次年會以“持續發展的中國”為主題,既是對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客觀描述,也......
2月22日,人民日報刊發兩篇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和《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章。其中文章提到,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